基本信息

构式变体

构式类型短语型
构式特征省略 | 复现
义项0
释义模板

如果+不+X,就+不+Y

实例

不破不立
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形成机制

备注
音节数4-10
组块数
是否可扩展
同(近)义构式

反义构式

上位构式

下位构式

否定形式

疑问形式


常项/变项信息


项间信息

变项间关系None
变项-常项关系None
组块间关系None

句法信息    作谓语 被状语修饰 连谓结构后项

是否作主语实例None
是否作谓语实例灯不挑不亮,话不说不明,事先不把道理说清楚,事情做起来不就乱了?
是否作宾语实例None
直接作定语实例None
带‘的’后作定语实例None
直接作状语实例None
带‘地’后作状语实例None
直接作补语实例None
在‘得’后作补语实例None
形成‘的’字结构实例None
是否带宾语实例None
是否带补语实例None
被定语修饰实例None
被状语修饰实例她依旧像算盘珠子一样,不拨不动。
占据联合结构前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联合结构后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连谓结构前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连谓结构后项位置实例裁判的“黑哨”在太多的场次左右着球队的胜负,让人颇感喉中哽噎,不吐不快。
是否作介宾实例None
是否独立成句实例None

语义信息

字面义不做vp1就不会vp2
言外之意vp1是vp2的原因;必须vp1
预设
蕴含

语用信息

感情色彩中性
语体色彩书面
领域限制通用
上下文环境描述人、事物或事件

参考文献

2012  

刘东雪,马德帅 .  不A不B结构的分析 .  《东方企业文化》   论文


【摘要】

不A不B结构是现代汉语里一个常用的表达格式,这类格式表面看形式简单,实则内部结构复杂,感情色彩丰富。从A、B的构成出发,分析AB的语义关系和感情色彩,进而从构式语法角度分析"不A不B"结构的特点,最后指出此结构广为流行的原因。"不A不B"结构分析对了解其它类似格式也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不A不B”,结构关系,语义关系,构式语法

2010  

赵帮华 .  “不A不B”构式的认知探索 .  四川外语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


【摘要】

“不A不B”(下文简称NANB构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常见的构式。这一语言现象成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工作者的研究对象,他们大多是从传统语文学、修辞学、语用学等角度研究其句法和语义特征,却鲜有学者尝试着去解释其语义形成的认知机制。虽有个别学者使用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探讨NANB构式的语义形成过程的某些方面,但是距离形成一个完整的、有说服力的系统体系还相当远。所以,很有必要对NANB构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概念整合理论为主,同时使用构式压制理论和识解理论对其进行修补,形成新的整合模型BC(整合—压制模型),以期为NANB构式提供一个简约、统一的解释,并...


【关键词】  不A不B,构式,整合,压制,传承

2010  

刘梦琳 .  明清汉语“不A不B”构式的多角度考察 .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


【摘要】

在汉语中,“不A不B”构式使用较为普遍,多数学者对现代汉语中的此构式做过一些研究。但是,对近代汉语中此构式的研究,我们所见较少。本课题以明清时期《三国演义》、《封神演义》、《金瓶梅词话》、《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和《儿女英雄传》等八部作品中“不A不B”构式为语料,从结构关系、语义关系、句法功能、语用等方面做了分析,并对“不A不B”构式进行了系统的历时分析,此外还比较了明清时期与现代汉语“不A不B”构式之间的差异。具体而言,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前言、“不A不B”构式的结构分析、“不A不B”构式的句法功能分析、“不、A不B”构式的语义分析、“不A不B”构式的语...


【关键词】  明清汉语,“不A不B”构式,结构关系,句法功能,语义模式,语用色彩,历时考察

2008  

甘莅豪 .  “不A不B”的构式义与语义的消极倾向——基于认知与语用的分析 .  修辞学习,2008年第2期   论文


【摘要】

不A不B有两种意义:一种是词汇组合意义,一种是构式义,我们通常关注其词汇组含义,而忽视其构式义。当AB都符合人们心理期待时。"不A不B"呈现强消极义色彩;当AB只有一方符合人们心理期待时候,"不A不B"呈现弱消极义;当AB都不符合人们心理期待时,"不A不B"构式义和词汇组合义产生冲突,大部分时候,词汇组合义压制构式义,"不A不B"呈现积极义,偶尔构式义会压制词汇组合义,"不A不B"呈现消极义。


【关键词】  不A不B,心理期待,礼貌原则,消极义,构式

2014  

魏红,马秋燕 .  “不A不B”格式的表义类型与构式化等级 .  新疆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论文


【摘要】

文章认为,宏观上,认为决定"不A不B"格式不同用法的关键是变量A与B之间的意义关系,表示全量范围的并列式是其基本类型,A与B之间是同类非同义词语;当A、B间的语义关系突破这个范围时,就变成偏正式;当A、B之间是同义词语,就变成复指式;当A、B之间是反义关系,就变成对立式,后者又因感情色彩的不同分为适中类、不适类。微观上,同类"不A不B"格式在不同语境中用法的不同源于构式化程度不同,构式化程度高的"不A不B"格式特征为主观化、隐喻化、消极表义化。


【关键词】  “不A不B”格式,全量范围,同类非同义,构式化等级

2014  

姚晶 .  从“no zuo no die”看“不×不×”构式 .  语文建设,2014年第19期   论文


【摘要】

<正>近日,网络流行热词"不作死不会死"广泛见于各大社区、论坛甚至主流媒体上,其中式翻译"no zuo no die"也被悄然编入了知名的在线英语俚语词典——"城市词典"。谁也没想到,这样带有中国特色的词语不仅瞬间"走"遍了全中国,而且引起了老外的关注。一、"不×不×"构式的传播"作死"一词本义为"做找死的事情",粤语中常用作"嘬死",现在北方话中也很常用。"不作死不会死"现在常被中国人用来自我恶搞,意为"没事找事,最后倒霉"。我们检索语料发现,"不作死不会死"这类相关构


【关键词】  没事找事,英语俚语,中国特色,no zuo no die,韵律特征,语义稳定性,谓词性,表达功能,最大化原则,豆瓣网,

2012  

黄弋桓 .  构式、构式义和词汇义的互相制约——以“不A不B”构式为例 .  求索,2012年第4期   论文


【摘要】

谓词性短语"不A不B"属于"标记性构式",其构式义为选择义。由于AB语义关系的不同,"不A不B"的构式义又有他选和折中选两种具体的表现,呈现出词汇义影响构式义的情况。而AB的多样性及体词性AB进入"不A不B",在构式义凸现的同时AB会受到这一构式的制约。构式、构式义和词汇义是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


【关键词】  “不A不B”构式,构式义,词汇义,去词汇化

2014  

赵帮华 .  整合-压制:“不A不B”构式的认知机制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论文


【摘要】

以概念整合理论(以下简称CBT)为主,通过构式压制理论(以下简称CCT)对其进行修补,形成了新的整合模型BC(整合—压制模型),为"不A不B"构式提供了一个简约、统一的解释,并且解决了前人遗留的两个问题。


【关键词】  不A不B,整合,压制,传承


已由 psysun 于 2021-01-09 21:53:14 修改 已由 Ford 于 2020-11-02 01:10:21 修改


返回  登录后可执行更多操作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