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构式变体

构式类型短语型
构式特征语义错配|修辞
义项0
释义模板

通过+美食+展示+n
和+美食+相关+的+n

实例

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健康知识
舌尖上的百科

形成机制

备注
音节数
组块数
是否可扩展
同(近)义构式

反义构式

上位构式

下位构式

否定形式

疑问形式


常项/变项信息


项间信息

变项间关系None
变项-常项关系None
组块间关系None

句法信息    作宾语

是否作主语实例None
是否作谓语实例None
是否作宾语实例许多人通过这档节目了解舌尖上的中国。
直接作定语实例None
带‘的’后作定语实例None
直接作状语实例None
带‘地’后作状语实例None
直接作补语实例None
在‘得’后作补语实例None
形成‘的’字结构实例None
是否带宾语实例None
是否带补语实例None
被定语修饰实例None
被状语修饰实例None
占据联合结构前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联合结构后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连谓结构前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连谓结构后项位置实例None
是否作介宾实例None
是否独立成句实例None

语义信息

字面义舌尖上的+X
言外之意和美食相关的X
预设None
蕴含None

语用信息

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通用
领域限制None
上下文环境None

参考文献

2013  

熊丹 .  汉语流行语“舌尖上的X”的认知解释 .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


【摘要】

流行语由于其丰富的表达力和持续的生命力,一直是当代学者的研究重点。前人主要用语言经济学,张力理论,模因论来讨论流行语的特征,也有用形式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研究具体流行语的。本文研究一个新的流行结构“舌尖上的X”,如“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调控”,“舌尖上的安全”,该结构的研究文献目前尚未见到。这一结构表现出句法-语义异常:结构中的“舌尖”不能放置处所成分(如“中国”),更不能与动词和形容词(如“调控”、“安全”)同构。此外,-“舌尖上的x”在使用中还衍生出丰富的语义变化。本文试图通过构式压制理论来解释此结构的句法-语义异常,运用概念转喻解释此构式的语义泛化。文章先描述该构式的意义,X的性...


【关键词】  舌尖上的X,构式压制,概念转喻

2013  

曲丽玮,王冬梅 .  流行语模“舌尖上的X”构式描写及演变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论文


【摘要】

:舌尖上的X是在流行语"舌尖上的中国"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形成的流行语模。能够替换X的成分以双音节名词居多,整个结构的意义不能由组成部分直接推导出来,但与"舌尖上的中国"有联系,是典型的图式构式,表达"相关"的构式意义。流行语模"舌尖上的X"的形成和演变主要经过潜词期、创词期、蔓延期和定型期四个阶段。


【关键词】  舌尖上的X,流行语,语模,构式


已由 obito 于 2020-10-27 12:53:20 修改 已由 sc 于 2019-06-10 07:46:10 修改


返回  登录后可执行更多操作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