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构式变体

构式类型短语型
构式特征语法错配|省略
义项0
释义模板

被+公众+误以为+有+X+的+事实

实例

被自杀
被强大
被捐款

形成机制

备注X一般为双音节;(由于舆论等原因)
音节数3
组块数
是否可扩展
同(近)义构式

反义构式

上位构式

下位构式

否定形式

没有+被+X

疑问形式

被+X+了+吗


常项/变项信息


项间信息

变项间关系
变项-常项关系
组块间关系

句法信息    带‘的’后作定语 可形成“的”字结构

是否作主语实例None
是否作谓语实例None
是否作宾语实例None
直接作定语实例None
带‘的’后作定语实例在领导的权威下,被捐款的员工有苦说不出。
直接作状语实例None
带‘地’后作状语实例None
直接作补语实例None
在‘得’后作补语实例None
形成‘的’字结构实例在领导的权威下,被捐款的员工有苦说不出。
是否带宾语实例None
是否带补语实例None
被定语修饰实例None
被状语修饰实例None
占据联合结构前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联合结构后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连谓结构前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连谓结构后项位置实例None
是否作介宾实例None
是否独立成句实例None

语义信息

字面义被+X
言外之意被公众误以为有+X+的事实
预设
蕴含

语用信息

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通用
领域限制网络用语,用来表示存在矛盾现象以及说话人对这种现象的无奈
上下文环境None

参考文献

2013  

袁春波,李娅琳 .  网络流行语被+X构式的生成探析 .  语文学刊,2013年第24期   论文


【摘要】

运用仿拟构式理论,分析网络流行语被+X构式的生成,认为被+X构式是通过模仿旧构式拟创新构式,所仿和所拟的都是构式、都是形式意义或功能的结合体。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被+X构式,仿拟,仿拟构式

2011  

黄巾格 .  “被+X”构式的构式语法研究 .  四川外语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


【摘要】

近年来,“被+X”表达大量出现在各类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中。该类表达看似与汉语中的被字句相似,但仔细分析则发现它与传统的被字句有本质的不同。在前人的研究中,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主要的理论方法,而且大部分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描述阶段。用传统的方法来研究“被+X”表达,我们通常仅能描述该类表达有哪些形式,有哪些意义,但并不能揭示所有表达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的规律。此外,传统语言学理论擅长于解释常规的语言现象,对于一些新生的、非常规的表达有时缺乏解释力。例如,在传统语言学的框架下我们很难定位究竟“被+X”表达是属于词汇层面还是句子层面。因此,用传统的语言学方法去研究“被+X”表达有很大的局限性。...


【关键词】  “被+X”构式,构式语法,构式意义,语义结构,语义互动

2011  

王俊平 .  “被+X”构式研究 .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


【摘要】

“被+X”构式是一种新兴的语言表达方式,本文以三个平面理论、构式理论、认知理论为基础对该构式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被+X”构式与常规“被+VP”的比较、“被+X”构式的生成机制和实现机制、语义特征、语用效果和盛行原因等几个方面。首先,我们从“被+X”构式与常规“被+VP”的比较入手,认定“被+X”构式的构式义是事件直接当事人在不知情或者不情愿的情况下遭受了X事件。在这个前提下,进一步阐明了X的词类为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和名词,同时指出了“被+X”构式在句子中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被+X”构式所附带的感情色彩是对常规被+VP的保留。


【关键词】  “被+X”,构式,认知

2012  

郑霖 .  “被XX”的形成及相关问题 .  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


【摘要】

在各大媒体征集的“中国汉语盘点2009年度字词”的活动中,“被”这个新兴的网络热字,因其反映了社会上太多的焦点事件并涵盖了人们太多的复杂情绪而位列第一。与此相关的是一系列“被XX”式新兴流行语进入人们日常交际中,例如:被就业、被自杀、被幸福等。大量的网络数据证明,“被XX”从2009年至今一直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热词”。它的广泛应用,究其原因,既有语言创新因素,更有社会变化因素,值得我们做多方面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被XX”产生的语义基础,并从“被”字句语法变异的角度研究了“被XX”的产生机制,指出“被XX”结构与传统“被”字句在语法上有着显著的区别,该构式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修辞构式...


【关键词】  被XX,产生机制,语法变异,修辞动因,社会话题

2012  

陈全 .  现代汉语新兴“被+X”结构研究 .  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


【摘要】

“被+VP”是现代汉语中表被动意义的典型格式,通常称为“被”字句。近年来现代汉语中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被+X”结构,这一“被”字结构与表被动意义的“被+VP”结构形式相似,但在构成条件、结构意义等方面存在着重要的区别。从构成条件看,“被+X”结构的主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充当X的词语多为双音节或多音节,单音节词语在此结构中出现受到限制。典型的“被+VP”中“被”附着的动词通常要求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及物动词,而“被+X”结构中能充当X的词语范围较广,部分动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名词性词语等都可以出现在“被+X”结构中,并且绝大多数能进入“被+X”结构的词语不能出现在传统的“被+VP”结...


【关键词】  新兴“被+X”结构,典型被动式“被+VP”,构式义,形成机制

2012  

谢晶晶 .  新“被XX”构式的认知研究 .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


【摘要】

2008年“被自杀”的流行,让“被XX”构式一出现就在互联网上快速流传开来。该构式打破了传统的语法规则,表达了更丰富的语用意义,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注意。论文首先从该构式的句法,语义,语用及认知成因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人民网和凤凰网新闻中出现的“被XX”语料作为研究内容,从句法语义限制和认知理据的研究角度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1)跟传统的“被”字句相比,新型的被构式有哪些独特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2)这些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形成的认知理据是什么?


【关键词】  新,“被”,构式,主观化

2012  

杜澄宇 .  新兴“被XX”构式研究 .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


【摘要】

“被XX”构式是一种新兴的语言表达方式,本文以三个平面的语言理论、构式理论、认知理论等理论框架为基础对该构式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被XX”构式的句法功能、语义特征和语用效果,“被XX”构式生成和实现机制,以及“被XX”构式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等几个方面。首先,阐明了能够进入到“被XX”构式中的词类有动词、形容词、名词、数量词或百分比以及少数述宾结构,同时,指出了“被XX”构式在句子中可以充当多种语法成分。我们对“被XX”构式的语义特征进行了分析,还从语用角度对“被XX”构式进行了研究,“被XX”构式形式精炼寓意丰富,具有主观性、强制性和否定性等表达特点。凸显了“XX”事件的不可...


【关键词】  “被XX”,构式,认知

2011  

王学森 .  新兴的“被XX”结构考察 .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


【摘要】

近年,在国内的新闻报道和网络语言中经常出现“被就业”、“被增长”等词语。这些词语的出现反映了语言与社会共变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社会语言在概念化过程中词汇压制手段的创造性。构式作为一个动态系统,与填充词汇的有效互动是必要的。本文借助认知构式语法的常规分析方法分别从语义、句法和语用剖析其属性,并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这种新兴的结构格式。


【关键词】  “被××”结构,构式,词汇压制

2010  

吴德新 .  “被××”构式的句法语义特点及成因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第11期   论文


【摘要】

被××当下非常流行,本文认为"被××"已经成为一个构式,并分析了该构式与"被"字句的区别,探讨了该构式的句法特点、句法功能及结构的含义,最后分析了该构式产生并流行的动因。


【关键词】  “被××”构式,句法,语义

2013  

韩艳梅 .  “被××”新兴构式的类型细分及差异分析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论文


【摘要】

被怀孕、"被捐款"、"被上网"等构式往往被统称为新兴的"被××"构式,而且通常被认为彼此的内部结构相同,属于同一构式。然而,借助构式语法中构式程序分析图和构式压制等理论,我们首次发现了"被怀孕"、"被捐款"、"被上网"三者的内部构式的压制方式不一样,表达的意义也有差异,所以当属"被××"构式中三个不同的子构式。


【关键词】  “被××”构式,子构式,构式压制,构式程序分析图,语义认知

2011  

林艳,王文斌 .  “被X”构式的认知阐释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第4期   论文


【摘要】

被X构式是通过创造性类推形成的同词素词群。构式对X变量的压制体现在语义、结构、语用等意义信息上,X变量动词化是其重要特征。"被X"构式的词汇生成理据是表达空缺,其触发机制是"被自杀"的首创性使用,其生成机制主要是以"结果代行动""部分代整体"的概念转喻机制。


【关键词】  压制,构式语法,转喻机制

2010  

高海莲 .  “被XX”的认知分析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论文


【摘要】

被就业、"被小康"等"被XX"式短语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表达出了人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不满及无奈。"被XX"短语是一个新创结构。被字句是汉语中的一个典型句式,一直受到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被XX"是从被字句衍生出来的,但它又和被字句有很大差异。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构式语法来分析"被XX"式短语,得出"被XX"是一个构式,有其丰富的构式义。


【关键词】  “被XX”,构式语法,构式义

2011  

刘宗开 .  “被XX”构式和传统汉语被动结构的对比研究 .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论文


【摘要】

被XX结构是时下网络等新闻媒介非常流行的汉语语言现象,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把这一结构和传统被动结构相比较,发现两种结构在"被"字的属性、形式构成、语义本质和语用功能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被XX"构式这一语言现象的使用增强了被字句的复杂性,这对"被"字句和被动句习得的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被XX”构式,被动结构,对比研究,认知语言学

2014  

李成陈,张高远 .  “被XX”构式与传统被动结构的三重背反 .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7期   论文


【摘要】

本文首先在形式上对"被××"结构与传统被动句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在构式语法的角度下,探讨了"被××"构式的核心意义、语义成分以及该构式与其内部的词汇成分之间的语义互动,从而将其与传统被动句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从语用结构的角度研究了传统被动句与"被××"构式之间的异同。通过研究,可以得出"被××"结构与传统被动句在形式、语义及语用结构上形成三重背反。具体来说,结构上,相比于传统被动,"被××"结构呈现出极大的开放性,"被"字后的成分远不局限于及物动词,可以为多种其他词性。语义上,传统被动句的"被"作为被动标


【关键词】  构式,“被××”,背反,语义压制,语用结构

2011  

蔡莉 .  “被xx”结构浅析 .  语文学刊,2011年第7期   论文


【摘要】

目前,"被xx"表达使用频率很高,这些看似不合语法的表达,能够被广泛使用,一定有其原因。本文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被xx"结构进行认定,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这一结构的形成及促成其流行的因素。


【关键词】  被xx,构式,认知

2010  

张建理,朱俊伟 .  “被XX”句的构式语法探讨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论文


【摘要】

被XX表达式在互联网上一出现就快速流传开来,能产性很高。此表达式仿拟和引申于先前的"被"字句构式,表述两义:‘相关主体被谎称实施了XX行为’和‘相关主体被迫实施了XX行为’。此三个形义组配于是共同抽象出一个上义构式。对此构式进行认知语言学研究可以明晰地显示此构式的引申理据和语用动因。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多义性,流行语,“被”字句

2013  

吕佩 .  “被XX”组合研究综述 .  菏泽学院学报,2013年第S1期   论文


【摘要】

继"被自杀"之后,网络上、报纸上出现了一系列"被XX"组合。本文试图对近几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的综述,重点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分析"被XX"组合,分析这一组合产生的原因以及对语言的影响等。认为"被XX"组合在传统"被"字句基础之上有所创新,是一种变异的使用,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句法构式的超常构式。


【关键词】  “被XX”组合,“三个平面”,“被”字句,构式

2010  

侯颖 .  “被时代”的语言学解读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第2期   论文


【摘要】

在语言学视野中,被动结构"被就业"等非语言常规表达虽然不合常规,但却表现出语言表达的内在理据性。"被时代"现实背景下的"被如何"类被动结构具有语义非自足、表达消极性构式义、体现出简洁明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效果等特征。受"被……"格式的影响,"被如何"有进一步泛化的趋势。


【关键词】  被就业,处置性,被动结构,修辞效果

2011  

冷慧,董广才,董鑫 .  “新被结构”的原型语义分析及英文翻译初探 .  外国语文,2011年第5期   论文


【摘要】

汉语中的"新被结构"是人们对当下社会现象概念化的语言反映,它激活了人们"似是而非"图式。通过构式压制,"新被结构"的原型语义虽然承接了传统汉语被动结构所表示遭到不幸的典型语义属性,也通过视点转移,省略了施动者,但"新被结构"超越传统汉语被动结构的语义范畴,成为本身具有原型性的新语义范畴。本文还探讨了翻译"新被结构"的三种路径。


【关键词】  “新被结构”,原型语义分析,“似是而非”图式

2011  

王寅 .  “新被字构式”的词汇压制解析——对“被自愿”一类新表达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论文


【摘要】

汉语近年来在新闻报道和网络语言中频频出现"被自愿"一类新表达,不仅反映出语言与社会共变的现象,更主要是体现出人们认识社会的方式和再范畴化的机制。该表达是人们在概念化过程中运用词汇压制手段创造出的一种"新被字构式",其出现也表明认知构式语法过分强调"构式压制"尚不全面,须由"词汇压制"来做补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词汇与构式互动"。本文将遵循认知构式语法的常规分析方法,分别从语义、句法和语用剖析其属性。


【关键词】  新被字构式,认知构式语法,构式压制,词汇压制

2012  

熊学亮,何玲 .  刍议“被”字新用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论文


【摘要】

英语被动句的语型比较明确。汉语中除了不含"被"字的意念被动句外,还有"被"字被动句等。"被"字被动句可以进一步划分出主语是动词受事的"直接被动句"和主语是事件受事的"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的典型特征是"主语受到消极影响""主语不在事件结构中充当参与者"。目前,在汉语中流行的另一种"被X"表达因主语既是施事又是事件参与者,故不属于上述范畴。本文运用构式语法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这种新"被X"表达的基本特点,认为"被X"构式提供了"被字新用"的句法坏境,其确切的解读需依赖词汇、构式、语境等综合因素的合力作用。


【关键词】  直接被动,间接被动,“被X”表达,合力作用

2011  

杨竹 .  从构式看“被+VI/AP”结构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论文


【摘要】

从构式语法角度出发,对"被+VI/AP"这一特殊结构做出解释。"被+VI/AP"是一个构式,它的意义不能从其组成成分"被"和"VI/AP"直接推导而出,且具有独立的语义和语用价值。其较高的出现频率及应用推广也源于多方面原因。


【关键词】  构式语法,被+VI/AP,构式

2014  

孙洁 .  从构式语法理论看新“被XX”构式 .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2期   论文


【摘要】

被就业、"被自杀"等新"被XX"构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表达出其特有的语言信息。构式语法这一新兴语言学理论也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议。本文通过将构式语法理论运用到对新"被XX"构式的分析中,以期达到解读语言新现象与探讨构式语言理论自身合理性的双重目的。


【关键词】  构式语法,构式,“被XX”

2011  

卢惠惠,刘斐 .  从语法构式“被”字句到修辞构式“被组合”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论文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被组合"产生的语义基础,并从"被"字句语法变异的角度研究了"被组合"的衍生机制,指出正是因为"被组合"与"被"字句在语法上有着显著的区别已经成为区别于语法构式"被"字句的修辞构式。此外,根据不同的标准将"被组合"区分为不同的小类,并指出各自凸显的构式义,文章最后总结出"被组合"产生的修辞动因是语言形式与事件图示之间的相似性。


【关键词】  修辞构式,被组合,修辞动因

2011  

刘宗开 .  对“被XX”构式表达违实概念的认知语言学阐释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论文


【摘要】

被XX是时下新闻媒介非常流行的语言现象,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被XX"结构进行研究,探讨了"被"字的属性、构式的理据、事件凸显性等问题,发现"被XX"结构是一种标记性构式,其本质是"被+事件"表达违实概念,这深化了对"被XX"结构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解决对"被"字后面"XX"附加部分的词性争议和重复论证问题。


【关键词】  被XX,构式,违实,认知语言学

2011  

申屠春春 .  流行语“被XX”句式压制的转喻阐释 .  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论文


【摘要】

以构式语法和概念转喻理论为基础,对当下流行语"被XX"的语义特征与构式特点进行分析;并揭示此构式得到社会认可及广泛传播的认知动因在于构式中的语义压制,而这种压制得以顺利实现的深层原因取决于转喻认知机制的参与和运作。


【关键词】  “被XX”,构式语法,压制,概念转喻

2010  

张明辉 .  论时下流行构式“被××”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论文


【摘要】

被XX是过去的一年中最为流行的一个构式,我们对"被XX"构式的由来加以简单梳理,并运用构式语法理论,从构式角度出发详细分析"被XX"构式的结构特点及构式语义,最后从社会民生和语言自身两个方面对这一构式得以流行的原因加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  “被XX”,构式,结构,语义,盛行原因

2013  

黄曼,肖洒 .  认知构式语法视角下汉语流行语“被AB”的构式压制分析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5期   论文


【摘要】

对近年来流行的"被AB"构式进行语料搜集,并建立封闭语料库对"被AB"构式的语义和语用进行分析。从认知构式语法角度探讨了构式压制在这一新兴构式不同于常规用法的新意义产出过程中的作用。同时还对该构式在新兴语言使用环境中的语义和句法特征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认知构式语法,压制,“被”

2012  

王春杰 .  认知视角下新“被XX”的语义特征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论文


【摘要】

本文通过大量搜集语料,详细描述了新兴"被XX"构式的语义,并着重阐述了其语义主要是继承了古代汉语中"被"字语义用法。


【关键词】  认知视角语义特征,“被XX”,概念化

2010  

张明辉 .  谈新兴“被XX”的构式义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论文


【摘要】

新兴构式"被XX"是近期非常活跃的一个构式,其具有独特而完整的构式义。我们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被XX"是具评判义的认知类构式,其构式义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否认",既包括对事实的否认,即"没有XX,却被认为是XX";也包括对能愿性的否认,即"不能或不愿XX,却XX了"。


【关键词】  “被XX”,认知类构式,否认,事实,意愿

2013  

任凤梅 .  新“被”字构式的语义特征及认知动因 .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第11期   论文


【摘要】

新"被"字构式是对常规被动结构形式上的偏离,因此有着不同于常规被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特点。新"被"字构式是人们对当下社会现象概念化的语言反映,它继承了常规被动结构的"遭到不幸"的典型语义属性,而该构式中施动者的缺失和非及物动词的使用又使其超越常规被动结构的语义范畴,成为本身具有原型性的新语义范畴。在语言学视野中,"被就业"等新兴"被"字表达虽然不合常规,但却表现出语言表达的内在理据性,正因为如此,这种不合语法的表达方式才具有了广泛的可接受性。


【关键词】  新“被”字构式,认知语义,生成机制

2013  

施春宏 .  新“被”字式的生成机制、语义理解及语用效应 .  当代修辞学,2013年第1期   论文


【摘要】

本文从语言系统与现实交际的互动关系、句式构造与句式意义的互动关系、词项和构式的互动关系等多重互动关系相互作用这个角度考察"被自杀"类新"被"字式的句法、语义、语用问题。"被自杀"类新"被"字式在形式和语义两个方面都对常规被字句有很大偏离。本文在考察这种双重背反现象的基础上,刻画了新"被"字式的生成机制,分析了新"被"字式在语义理解上出现多种可能性的根本原因,进而探讨了新"被"字式所具有的特殊语用效应产生的基础。文章最后对句式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做了简单的说明,尝试走基于互动—派生分析的精致还原主义/精致整


【关键词】  新“被”字式,多重互动,生成机制,语义多能性,语用效应,互动—派生分析

2012  

池昌海,周晓君 .  新“被+X”结构及其生成机制与修辞意图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论文


【摘要】

自2008年以来产生的新"被"字结构属性独特,可被看作借助传统"被"字句形式传达特殊信息内容与主观评价的修辞或语用现象:其中的X主要由不及物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充当,也可由及物动词甚至带"处置"义的及物动词充当,但被动行为或状态却并非针对主语;实际语境施事及其所控述语被策略性省略;主语与X构成虚拟陈述关系,且主语多为弱势成份。新结构托形嫁接了原结构所具有的构式意义:表被动、示贬义,增加了"含批判"的含义,依托特殊的社会语境实现了复杂而独特的修辞意图。


【关键词】  新“被”字结构,构式,修辞策略,修辞意图

2013  

陶东兴 .  新型“被”字句的构式语法解析 .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8期   论文


【摘要】

汉语的"被XX"表达式一出现在网络上就迅速传播并被大量地创造性套用。之所以称其为"新型‘被’字句",是因为该表达式通过仿拟以前的"被"字句构式,使旧的结构具有了新的构建模型,即"被+N",其呈现的原型不同于传统的"被"字句,也有别与英语被动句式。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构式语法理论对该句式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其产生的机理及与英语被动句的差异。


【关键词】  “被”字句,仿拟,英语被动句,构式语法,认知语言学

2013  

丁一 .  新兴“被”字构式的认知语用研究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论文


【摘要】

从认知语用的维度考察了新兴"被"字构式的浮现理据。研究发现,新兴"被"字构式的出现具有其认知理据和语用理据:认知理据主要涉及构式压制和认知突显,而语用理据则涵盖了语用经济性的要求、语用目的表达的需要及语境的制约。该研究有益于深化对"被"字句的探讨。


【关键词】  新兴“被”字构式,认知理据,语用理据

2011  

杨朝丹 .  新兴网络流行语“被XX”的构式研究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论文


【摘要】

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分析了近期网络上大量使用的流行语"被XX"的结构特点。通过转喻映射理论剖析了"被XX"结构的扩展机制及构式意义。


【关键词】  “被XX”,构式语法,转喻映射

2012  

彭永爱 .  用构式层级观解读“被XX” .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   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新词语会不断地涌现出来。"被自愿"、"被就业"等"被XX"新式短语在网络和报纸上频繁出现,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无奈与不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构式语法来分析"被XX"式短语,得出"被XX"是一个构式,有其丰富的构式义。


【关键词】  被“XX”,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构式义

2013  

朱华飞 .  语言系统新成员——“被XX”构式探析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论文


【摘要】

被XX构式肇始于社会热点事件,它既与语言中旧有的被字句有着千丝万缕的传承关系,自身又具有显著的独立性,而且它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特定的表达需要。我们可以预见,"被XX"构式终将由一种流行语模式演变为语言常态,并最终确立其作为语言系统新成员的地位。


【关键词】  “被XX”构式,被字句,独立

2012  

尚来彬 .  主观强加事件否定构式“被X” .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论文


【摘要】

我们可以把创新"被X"格式的出现,看作是对传统"被"字句用法违反的认知操作的结果,最终促使"被X"具有了"主观强加的事件否定"义。这种突破句法常规的做法正是网络用语吸引人眼球,使人感觉"异常"之中带有辛辣、讽刺、反语等"否定"意味的独特之处。当我们看到了这些带"被X"格式的词时,即使没有看到详细内容,我们多半也不会相信"X"事件的真实性。"被X"格式已经慢慢类化为表示事件否定的构式,我们并不能从其各个组成成分直接推知"事件否定性"语义。


【关键词】  主观强加性,事件否定性,构式,经济原则,模因复制,附缀助词


已由 obito 于 2020-10-27 13:19:17 修改 已由 sc 于 2017-09-01 04:52:32 修改


返回  登录后可执行更多操作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