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为静” ——趋向动词表静态事件研究



报告人张洁
报告时间2020-05-12
讨论组语法信息与语言工程
关键词趋向动词、静态、动态
摘要或简介

发布人zwd
发布范围全网
讨论记录

詹卫东意见:

p4

(1)(2)两个例子,为何(1)是两句,(2)是四句?

p24

例17-19 如何能看出结构C表主观大量?

P25

这一页的标题“去”构式是指什么?

这一页引税昌锡(2006)的例子,b我的语感是没有歧义,一般只表示“读书”持续了一个钟头。
c我不能接受。

P26

例(21)a、c 我都不能接受。在我的语感里,这两个句子就算不打 * 号,也至少是需要打 ? 号的句子。

P7

本文讨论的问题:
1 趋向动词和典型非持续动词(如死、灭)之间的语义区别;
2 趋向动词和时量短语之间存在何种语义冲突,它们是如何消解这种语义冲突从而达到“转动为静”效果的;
3 趋向动词、目的地和时量短语共现的结构在A、B、C三种结构中有哪些不同的语义效果?
4“来”、“去”是否在这些结构中完全对称?

提出这些问题的动机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意义何在?
在第7页之前,应该为引出上述问题做必要的准备。

报告大标题中的“转动为静”这个说法比较抽象,何为“动”?何为“静”?何为“转”?
P5说 “将趋向动词、终点成分与时量短语的共现称之为“转动为静”现象。

3个成分的共现,形成的是一个语法格式,为何要称为“转动为静”现象呢?
在这个“现象”中,什么是“动”,什么又是“静”呢?

再看一个例子“去美国留学比去欧洲留学花钱多”
在这个句子里,是否有“动”和“静”的问题?如果有,是“动”,还是“静”?是否有“转动为静”的问题?

“转动为静”从字面上,大概有两种理解的可能性:
(1)先动,后静。 这种情况在物理世界中很常见,没有什么奇怪的。
(2)预期本应是动的,但结果实际是静的。

本文所说的“转动为静”,是哪一种情况?

曹晓玉意见:

P17
由于参照点相反,“来/去”的视点意义彼此对立, 例如:
(13) a. 他来了图书馆。
b. 他去了图书馆。

参照点、视点的对立,可以解释(13)中的这两句话。

这部分的分析让我想到下面这些内容:

视点的转移,可以消解“来”、“去”之间的对立,使“来”、“去”的语义中和。
比如:打电话的时候,S1问:你什么时候来办公室啊? S2:我这就来。 S2':我这就去。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而S2说这句话时站在S1的视角或参照点上或者延续S1的视角,S2'却是站在自己的视角或参照点上。

同样是在打电话的情景中,S1问:你什么时候去图书馆啊? S2:我这就去。*S2':我这就来。这个例子中“来”、“去”是对立的。这里S1的视角和S2的视角是一样的。而S2'这句话的视角既不是说话人S1的视角,也不是自己的视角,所以这句话是不能说的。

在会话中,当听话人S2是趋向终点时,他/她可以采用自己的视角用“去”,也可以站在说话人的视角或延续说话人的视角用“来”,但当说话人用“去”时,听话人的视角和说话人的视角是一致的,只能用“去”,不能用“来”。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来”、“去”的不对称问题。

P24
(17e) 他去北京了不到三年。(?)
这句话的语感不顺

A:V+T 看三天
B:V+了+T 看了三天
C:V+(了)+T+了 看(了)三天了
我能感觉出C结构中T是主观大量,PPT中通过后续句“还不走啊”、“就要走啊”是否能连用来进行测试。但我不明白的是,结构C中T是不是主观大量跟趋向动词表静态事件这个问题是什么样的关系?

P25
(20c)小张读了那本书读了一个钟头了。(?)
我的语感是不能这么说。
如果要表达“小张读完那本书后时间过去了一个钟头。” 我会说:“小张读完那本书(有)一个钟头了。”

P26
(21a)他去京城了两天。
这个例句,我觉得很别扭。
如果在一个情景中,A问B这几天干什么去了? B回答说:“我去了京城两天。” 但不会去说:“我去京城了两天”。

王佳骏意见:

4. “以位移动词编码静态情景”的说法不容易被接受,不能因为后接的时量短语表示“位移结束后的结果状态持续时间”,就说趋向动词编码了静态事件。趋向动词还是表示了位移,而位移结束后静态情景的持续时间由后接的时量短语表示。感觉,说“位移动词所在的‘动词-终点-时量’构式编码了静态情景”要比说“以位移动词编码静态情景”更易于被接受。

26. “他非要骑马去京城,去了两天了,还没到。”“去了两天了”当“在路上行进了两天”来理解,我的语感不太能接受。

下载次数961
浏览次数4603

下载文献(3.4 MB) 查看幻灯片(3.4 MB)  登录后可执行更多操作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