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博雅语言学论坛会议纪要


2022-11-10 13:26:26    报道    hamburger


2022年博雅语言学论坛会议纪要

 

2022115日—6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举办了“2022年博雅语言学论坛。此次会议为线上会议,主题为语言变异与演变。来自国内外1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7位学者在会上做了12场报告。

香港理工大学王士元教授、谢郴伟博士报告的题目是How do ageing and cognitive decline affect language behavior(老龄化和认知退化如何影响语言行为)。我们只有认识语言的神经机制,才能真正理解语言。同时语言也是观察认知活动的一个窗口。以MRIEEG为工具可以很好地观察与年龄相关的语言和认知变异。一个案例研究表明,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对理解/产出的不平衡性的作用差异,对老年人的影响更大。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罗仁地(Randy LaPolla)教授报告的题目是How using the comparative method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migration history can affect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Sinitic varieties(如何运用历史比较法和如何看待移民史影响我们对汉语方言史的理解)。汉语方言的层次往往是移民留下的印迹。赣方言、客家方言和闽方言的例子说明,汉语方言史不能完全用谱系树模型解释,汉语方言的形成既是祖语分化的结果,又取决于受移民影响的程度。

北京大学陈保亚教授报告的题目是通语作为基语引发的语言深度接触。语言深度接触的一种重要机制是通语作为基语使用时对民族语言产生强烈影响。基语中大量词汇、语法、音类以借贷方式进入母语或第一语言,也会对母语或第二语言产生强烈干扰,从而使民族语言与通语形成深度同构。

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丘内藤(Nathan Hill)教授报告的题目是       Relative chronology of some Bola sound changes(波拉语几项音变的相对年代)。计算机辅助对应程序可以让我们严格地检验音变规则不同排序的结果。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确定波拉语中几项音变发生的先后关系。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东亚语言研究所齐卡佳(Katia Chirkova)教授报告的题目是On variation in descriptions of lesser-known languages: A case study of verbal enclitics and auxiliary verbs in Shuhi (Tibeto-Burman)(较少使用语言描写中的变异:以书亨语动词附着词和助动词为例)。较少使用的语言描写中经常表现出很大程度的变异。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研究表明,书亨语(旭米语/史兴语)的动词语义与体、示证、认识情态等范畴有复杂的互动关系,需要区分精细的语义语用条件。

北京大学李子鹤助理教授报告的题目是Substitution of Kernel Words in Contact-induced Language Shift: the Case of Jiuhe Naxi(核心词替换在语言转用式接触中的表现:以九河纳西语为例)。目前的核心词集及其分阶在深度接触的案例中仍然有效。但个人最熟练语言的转变可能引起社团语言转用,高阶核心词替换增长率超过低阶可能是社团语言转用的警示信号。

新加坡国立大学包智明教授报告的题目是NLP工具研究接触引发的语言变异。量化数据能够揭示语法变异的程度,用NLP工具和语料库语言学方法研究接触现象成为接触语言学研究的新方向。利用Stanford Tagger为新加坡语料标注词性的错误率远高于美式英语,从中可以发现语言接触造成的变异。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口传文化研究所米可(Alexis Michaud)教授、马思慕(Maxime Fily)博士、丽江旅游文化学院阿慧老师报告的题目是Variation and change among the tonal systems of Na (Mosuo): new perspectives from the Lake (Shekua/Lataddi) and the Plain (Alawa)(摩梭话声调系统的变异与演变:湖区与平原差异的新视角)。声调是最容易产生变异的语言系统。田野调查材料表明舍垮摩梭话是一个二平调系统,其中一类声调以平~降交替与高平、低平、高降三类相对立。这种模式与阿拉瓦摩梭话的三平调系统可能有演变关系。

北京大学汪锋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李煊助理研究员、澳门大学张小芳博士生报告的题目是白语方言发声的变异与演化。嗓音数据(基频、开商、速度商)表明不同白语方言的不同个体以不同的策略来实现对立,社会因素、结构因素对发声都有影响。白语发声的变异机制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系统的适应机制。

江苏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江荻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从单字到重言还是重言到单字:《诗经》重言来源之谜。《诗经》重言与单字的用字分布关系和语义对应关系揭示了重言的起源真相,即重言为源,单字为流。重言肇始于表现形态,是一种造词的机制。

北京大学董秀芳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汉语史中从谓语到状语的一种语序变化及相关的变异。汉语史中有很多谓语变为状语的语序演变案例,存在变异的时间也长。这种语序演变使谓词性成分更多地表达说明功能,一定程度上使得汉语的名词和动词的句法性质从有较大的相同性逐渐变得有了一些分工。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罗永现教授报告的题目是Nominal Classification in Zhuang(壮语的名词类别)。壮语有一套复杂的名词分类系统,包括名物化策略、分类名词、亲属称谓前缀、性别前缀等。语篇分析有助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分类词短语。

本次会议的报告覆盖了用认知研究方法考察变异、用计算机程序辅助寻找演变规律、通过田野调查追踪正在进行的变异、从变异视角考察汉语史上的演变等多个方面,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创新性。会议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通过zoom平台和腾讯会议直播参与会议的听众始终超过100人。参会学者和听众一起就报告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阅读 893  


返回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北京大学中文系图书馆   |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所   |  北京大学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专业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