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从口语语料库探索演变中的语言—以《香港二十世纪中期粤语语料库》为例


2021-12-09 12:00:39    通知    中心助理


从口语语料库探索演变中的语言香港二十世纪中期粤语语料库》为例

   者:钱志安 副教授  (香港教育大学)

主持人:范晓蕾 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

 

讲者简介

钱志安,香港教育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副教授和系主任;人文学院语言学和语言研究中心副总监。研究兴趣包括粤语研究、语言类型学、社会语言学、篇章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出版专著有《香港法律语言常见拉丁词汇》(合著),《第二十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合著),《现代汉语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先生纪念论文集》(合),Cantonese GIVE and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Grammaticalization and Word Order Change forthcoming,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语言学论丛》,《民族语文》等发表文章。

 

内容提要

田野调查是方言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田野调查,我们可以从发音人的材料整理出有关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系统和特征,但是对于了解语言的实际使用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说,很多时候一个方言里会有多于一个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型同时存在,但是它们的来源不同,使用度也不一样。如果只依靠传统的田野调查,我们未必可以具体了解这些句型的分布和使用条件。要得到这样的量化数据,我们需要有适当的语料。

过去粤语的历时研究大多依靠早期(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文献材料。但是,我们的研究可能会受制于这些文献,比如文献的题材和内容,文献编者的语言背景和语言习惯等等。假如我们能够加入一些实时的自然口语材料,对粤语历时研究应该会有更大的帮助。

本报告介绍香港二十世纪中期粤语语料库 (http://hkcc.eduhk.hk/)在粤语研究的价值。语料库语料来自二十世纪中期(1940-1970年)香港电影(又称粤语长片)中的对白,两个阶段收录了八十套电影的对白,共计约一百万字。由于语料来自口语,说话人的参与度很高,除了传统的语法词汇研究之外,语料也可以做篇章和语用等超出以句子为本的研究。

探讨语言的历时变化,其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是新旧形式的交替或者并存。不过更有意思的是,在一些实时的口语材料里面,我们会找到混合现象(hybrid),就是新旧形式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合语法(indeterminacy)的句子。这些例子很少出现在文献材料,尤其是教科书材料,但是在口语里,演员/说话人脱口而出,反映两种句型在语言中并存,处于交替更新之间,正好为语言演变提供确实的证据。我们将以香港二十世纪中期粤语语料库里的中性问句为例,讨论口语语料反映语言使用的状况。

 

讲座详情

讲座日期:20211216日(周四)

讲座时间:下午2:30-4:00(北京时间)

腾讯会议:185-707-732

会议密码:211216

讲座语言:普通话

 

联合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香港教育大学   中国语言学系/中国语言及中文教育研究中心


   阅读 5131  


返回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北京大学中文系图书馆   |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所   |  北京大学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专业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