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甘青语言区域—语言类型转变及语言替换


2015-10-26 18:47:32    讲座    hamburger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甘青语言区域——语言类型转变及语言替换
时间:10月29日(星期四),下午3:30-5:00,地点:三教-205教室

徐丹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西北地区包括不同语系的不同语族,有汉语,藏语(安多),阿尔泰语系诸语。在这个地区使用的阿尔泰语系的诸语包括东乡、保安、土语、撒拉等。甘肃西部是兰银官话区(分为金城片和河西片),东部属中原官话区(分为秦陇片和陇中片)。阿尔泰语系的语言、安多藏语和甘青汉语方言频繁接触。甘肃青海的交界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语言区域。不同语族的不同语言呈现出许多趋同的特征。地理环境促进了这种趋同演变。这些语言在历史上可以说都是新融生的语言。讲这些语言的人群也是13世纪后逐渐形成的不同群体。本文提供的数据显示,甘青一带的语言和基因不匹配,呈现复杂的局面。这是因为许多非汉群体的语言实质上已被替换,即原来的祖先语言已经退化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新生的“混合语”。这个地区的汉语受到非汉语深刻的影响,已经悄然改变了类型。许多群体的祖先来源复杂,可以说是早已被汉化了的人群。这些情况都发生在河西走廊,这个著名的移民通道,目前我们看到的语言和人群居住格局决不是偶然的现象。


简介
徐丹,法国索尔蓬大学语言学博士,现为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特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兼职研究人员。
长期从事汉语句法,出土文献,语言类型学,语言接触的研究。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阅读 1958  


返回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北京大学中文系图书馆   |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所   |  北京大学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专业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