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锦全教授、张光宇教授讲座简报


2010-11-09 06:58:08    通知    wangfeng


郑锦全教授讲座简报

2010年10月18日下午,来自台湾中研院语言学研究所的郑锦全教授在北大中文系二楼报告厅进行了题为“方言词汇关系宏观”的讲座。
在此次讲座中,郑锦全教授以台湾的四县、海陆、饶平、大埔、诏安五种客家方言,以及闽南语和台湾国语的2438条词目为例,介绍了他所使用的比较方言间词汇异同的方法,即通过统计不同方言的同一词目所用的构词语素中,相同的语素所占总语素的比例,计算出方言间的词汇相似度。通过方言间的词汇相似度,可以建立方言词汇关系的类聚,画出方言词汇亲疏图,宏观表达方言关系。在演讲过程中,郑锦全教授还介绍了他自己编写的一个计算方言词语相似度的电脑程序,给听众演示了该程序的使用方法。最后,郑锦全教授将自己编写的程式和所用的方言词汇材料送给大家使用。

张光宇教授讲座简报

2010年10月19日上午10点到12点,台湾清华大学的张光宇教授在北大中文系二楼报告厅以“从汉语的鼻化说开去”进行了讲座。
讲座以汉语方言中的鼻化现象作为切入点,先指出了鼻音声母和鼻音韵母都会导致主元音的鼻化,并且汉语方言中的鼻化现象是有一定节奏的,哪些元音先鼻化,哪些元音后鼻化是有顺序的。张光宇教授将这种现象比喻为纪律严明的军队。随后,通过比较汉语不同方言中的鼻化韵与北京话中的鼻尾韵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在汉语方言中低元音和前鼻尾容易鼻化的规律。为了解释汉语中鼻化现象的规律,张教授向听者介绍了“一口原则”(one mouth principle),即“一口一音”,出口的时候所有动作瞬间完成。此外,张教授还介绍了音变理论中的方向论、距离论和强弱论。从汉语方言的鼻化现象来看,中、低元音与前鼻尾-n结合容易产生鼻化现象,是由于前鼻尾-n具有前、高的特征,与中低元音相距较远。围绕着汉语方言中的鼻化现象,张光宇教授提供了很多研究汉语音变的具有启发性的方法和观念。


   阅读 9556  


返回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北京大学中文系图书馆   |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所   |  北京大学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专业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