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3 22:52:33 通知 hamburger
报告题目:语言区域的对称性和东亚语言地理线
报告人:江荻(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研究员)
时间:2007年11月24日(星期六)15时
地点:北京大学中文系二楼报告厅
欢迎汉语专业师生出席
语言区域的对称性与东亚语言地理线(摘要)
江荻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07-11-24
通常认为,中国历史上一直发生大规模人口迁徙,这类迁徙使中国的语言或方言地理分布发生巨大变化。不过,我们认为这只是从某些语言或方言地理分布的角度观察问题。把吴、湘、闽、粤、客、赣等方言的分布与历史族群迁徙联系起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帮助人们了解了历史的发展和文化。可是,我们还可以有另一个角度,从一种年代远溯的历史视距,和一种广布的地理视野来看,中国自远古以来的语言地理分布基本格局至今未发生大的变化。本文从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谈起,透过中国自然地理状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等),重提胡焕庸人口地理线,进而考察地理对称性与语言分布对称性的关系。最后提出中国语言地理分布线及相关特征。我们认为:(1)一个地理区域在地形和地貌上有对称性,相应地,它的语言分布也呈对称性。(2)族群之间文明发展程度呈对称性,语言结构的进化和存古特征上也呈对称性。(3)人们的重要社会历史活动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地理分布并从较小区域上改变语言分布的对称性,例如大一统国家形成(秦、汉、吐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西安、洛阳、北京、拉萨)。
江荻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工作领域:汉藏语言研究,语言资源及计算处理
阅读 4387
返回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北京大学中文系图书馆
|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所
|
北京大学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专业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