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声社第二十二次音韵学沙龙通知及沙龙论文集《汉声》(第一辑)稿约


2006-11-07 23:27:54    通知    hamburger


汉声社
第二十二次音韵学沙龙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

题目1:从音韵学中数理统计法的比较谈运用统计法的几点认识
报告人: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 郑林啸 博士
题目2:传统古音研究中的结构分析法与系统观
报告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黄易青 教授
时间:11月11日(周六)上午9点半至12点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第五教学楼一层5113室
(世纪馆大操场东边的二层小楼)

内容提要
报告一:从音韵学中数理统计法的比较谈运用统计法的几点认识
郑林啸 博士
统计学是使人们面对不确定的情况,做出明智决策的一种科学。在音韵学中,统计法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方法,也是一种必要的论证工具。可是统计法引入音韵学的时间并不长,尤其是数理统计法,可以说在音韵研究中还是一种很新的研究方法,再加上其一系列的数学公式,复杂的计算,令许多学者对其或望而生畏,或不以为然,或疑而不用。本次报告拟通过对目前音韵学中可以看到的几种数理统计方法在应用中的比较,来谈一谈个人对统计法在应用中的几点认识,旨在加深人们对统计法的理解,申明各种数理统计
方法在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并指出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报告二:传统古音研究中的结构分析法与系统观
黄易青 教授
传统古音研究要研究和解释古今音变、方音异同,研究声音与声音之间的相互关系。很早就注意对声音结构的分析和对声音系统的构建,从而发展形成了结构分析的方法和系统的观念,并施之中古音和上古音研究的实践。对一个音的变化、异同,如何认识、解释,就要从声音的内部结构上分析;声音的变化、异同,如何发现、判断、衡量,又必须放在整个系统下观照;个别的声音变化也会最终导致声音系统的变化,这也需要微观与宏观结合的分析。本次报告系统讨论这个话题。

汉声社音韵学沙龙论文集《汉声》(第一辑)稿约
2003年8月汉声社成立以来,奉行“加强交流,互通有无,不囿于门户,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共同提升音韻学研究层次和音韻学教学水平”的学术宗旨,已经主办过二十一次音韵学沙龙,得到了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等多家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已经有31位青年学者和著名音韵学专家来到汉声社音韵学沙龙做了学术报告,参加者累计700多人。汉声社21次音韵学沙龙宣读论文累计34篇,这些论文事先都经过报告人认真、严格的准备,反映了报告人较高的学术水平,得到与会者的好评,受到音韵学界的关注。为了把汉声社音韵学沙龙的学术宗旨落到实处,有必要把汉声社音韵学沙龙学术成果结集出版。南阳师范学院有关领导大力支持汉声社音韵学沙龙的学术活动,热心扶持汉语音韵学青年学者,愿意每年为我们出版一本音韵学沙龙论文集,对此汉声社音韵学沙龙同仁深表感谢。
《汉声》第一辑将收录2003年至2006年年底历次汉声社音韵学沙龙所报告的论文,以后每年都把当年的汉声社音韵学沙龙论文结集出版。现在向历次参加汉声社音韵学沙龙的学术报告人征稿,有以下几点说明:
1.没有正式发表的论文,请报告人务必在12月31日前把论文定稿电子文本寄至北京大学中文系张渭毅的电子信箱:zhweiyi66@163.com
2.已经正式发表的论文,报告人可以再修订,也可以不修订,请报告人务必在12月31日前把论文定稿电子文本寄至北京大学中文系张渭毅的电子信箱:zhweiyi66@163.com
3.《汉声》论文集用繁体排版,请报告人寄来论文繁体版电子文本;
4.论文写作体例依照《中国语文》的编辑体例,请报告人遵照《中国语文》的体例编辑论文。
5.《汉声》第一辑将于2007年3月出版。


   阅读 4355  


返回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北京大学中文系图书馆   |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所   |  北京大学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专业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