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20 22:29:06 通知 hamburger
汉声社
第十八次音韵学沙龙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
题目:八思巴字与《蒙古字韵》
报告人: 我国著名的蒙古语和蒙古文字学专家、八思巴字研究的权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前任所长、研究员、教授
照那斯图 先生
时间:4月22日(周六)早上9点半至12点
地点:北京大学中文系五院二楼报告厅
附:八思巴字与《蒙古字韵》简介及汉声社音韵学沙龙一则说明
元至元六年(1269),元世祖忽必烈颁布了由国师西藏喇嘛八思巴仿照藏文体式创制的
八思巴字,诏名“蒙古新字”(《元史》及其他一些史书作者称之为“蒙古国书”或“蒙古国字”),以“译写一切文字”,取代之前借用的汉字及推行的由乃蛮部塔塔统阿改进的畏兀字,来实现“书同文”的文化一统理想。八思巴是一种拼音文字,用于拼写元朝全国境内各民族语言,近代称“八思巴字”或“方体字”。用八思巴字拼写的汉语,即八思巴字汉语对音,《蒙古字韵》是用八思巴字译写汉语的一部韵书,是这类对音材料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全面而系统地反映了元朝当时汉语语音面貌,对于元代语音系统的考订和构拟,有特别重要的价值。照那斯图先生和著名音韵学家杨耐思先生合作,根据元朱宗文1308年校订的《蒙古字韵》旧写本整理编著而成的《蒙古字韵校本》(1987年民族出版社)是研究汉语音韵史、中国民族古文字、古代蒙古语、民族关系史等必备的参考工具书。多年来,照那先生在八思巴字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享誉海内外。
汉声社音韵学沙龙自成立之日起,以推动和加强汉语音韵学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和研究为己任,根据学术研究的需要不定期邀请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讲座报告,以提升和推动汉语音韵学青年学者相关领域的研究。此前,我们已经先后邀请了丁邦新先生、竺家宁教授、李添富教授、耿振生教授、麦耘研究员、王洪君教授、冯蒸教授、金周生教授等专家学者做报告,收到很好的效果。今后,我们还会继续下去。除了邀请音韵学专家学者来汉声社音韵学沙龙报告外,我们也诚挚欢迎国内外音韵学专家学者主动提出来汉声社音韵学沙龙报告,请与汉声社音韵学沙龙主持人张渭毅联系,张渭毅的电子信箱:zhweiyi@pku.edu.cn
阅读 4168
返回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北京大学中文系图书馆
|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所
|
北京大学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专业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