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构式变体

a+不+到+哪里+去

构式类型短语型
构式特征语法错配|含疑问成分
义项0
释义模板

不+怎么+a

实例

能好到哪里去
能精明到哪里去
能苦到哪里去

形成机制

本构式的原型是“V(位移)不到哪里去”,该构式原型进一步演化为“V(计量)不到哪里去”,最
后才有“A 不到哪里去”。在演变过程中,“有限的范围义”始终保留了下来,只是这三种“有限的范围义”的属性是不一样的,经历了“有限的位移范围义” →“有限的数量范围义”→“有限的程度范围义”的演变。这一演变的成因,一方面是意义虚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从空间域 →数量域 →性状域的隐喻映射。

备注本构式的反义构式数量极大,此处仅收录部分
音节数6-7
组块数
是否可扩展
同(近)义构式

v+不+到+哪里+去

反义构式

a+到+爆

a+到+爆表

a+到+不+能+再+a

a+到+没有+朋友

a+到+家

a+得+不行

上位构式

下位构式

否定形式

a+不+到+哪里+去

疑问形式

a+到+哪里+去


常项/变项信息


项间信息

变项间关系
变项-常项关系常项1.主体==变项2.主体,变项2.程度==常项4
组块间关系

句法信息    作谓语 直接作补语 在“得”后作补语

是否作主语实例None
是否作谓语实例这货能好到哪里去
是否作宾语实例None
直接作定语实例None
带‘的’后作定语实例None
直接作状语实例None
带‘地’后作状语实例None
直接作补语实例就他这脑子玩小聪明能精明到哪里去。
在‘得’后作补语实例以他现在的状态复出,在球场上打得能好到哪里去。
形成‘的’字结构实例None
是否带宾语实例None
是否带补语实例None
被定语修饰实例None
被状语修饰实例None
占据联合结构前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联合结构后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连谓结构前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连谓结构后项位置实例None
是否作介宾实例None
是否独立成句实例None

语义信息

字面义询问人或事物a的程度
言外之意不a
预设存在a的人或事物
蕴含如果a表示积极正面,那么构式表达了否定;如果a表示消极负面,那么构式表达了肯定。

语用信息

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口语
领域限制日常生活
上下文环境None

参考文献

2011  

夏芳芳 .  “A不到哪里去”的构式解析及其理据性探究 .  上海师范大学   论文


【摘要】

“A不到哪里去”是口语中的常用句式之一(“A”指性质形容词),借鉴构式语法理论,我们也可称之为构式。本文在对此构式的特征和构式义及其话语功能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探讨该构式产生的机制和动因,并且进一步论证该构式作为特殊构式存在的理据性。本文主要包括绪论、主体和结论与余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等。主体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第二章借鉴构式语法的相关理论对“A不到哪里去”的构式原型和其构式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和分析,揭示了该构式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整体的句法、语义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该构式的各个组成部分看,其中构件一:形容词“A”都是性质形容词,其量性特征为弥散、隐性和静态;另一构件“不到哪里去”,我们认为它和形容词相结合后,它的空间位移义虚化了,语块意义融合了,表示性状程度超不出主观认定的有限范围,导致结构的重新分析。在分析了构件之后,本文认为该构式具有自己的独特的构式义,即表示“主观评述性的有限程度量”。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该构式的话语功能,我们认为考察一个构式不仅要解析构式语块,揭示构式义,还要能说明构式的语境适切度。考察了语料后我们发现“A不到哪里去”是个非自由形式,除了对话语体,一般不能独立成为一个表述单位。本文从常式表述、差比范畴和其扩展形式对“A不到哪里去”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在本章中,我们不仅对“A不到哪里去”构式所表示信息的隐退和突显进行了探讨,还针对其焦点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说明。第四章着重对“A不到哪里去”产生的产生机制和该构式产生的认知动因进行了探讨。“A不到哪里去”的产生机制是类推和重新分析,其产生的认知动因是隐喻。分析语料后我们发现该构式显然与相关构式有一种承继关系,因而具有理据性。由于构式是一个从许多语言表达式中抽象出来的图式,故而“A不到哪里去”构式义来源于人的认知域里所形成的意象图式。第五章,我们从粘合式形补结构的否定式出发,对和“A不到哪里去”相关的构式“A不了多少”进行了比较。我们认为它们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两者都可以表示某种性状程度量有限,进入两个构式的形容词“A”都是性质形容词,都是通过隐喻扩展而产生的,而且两者都可以用于表示比较的语境下;不同的是两者产生时的隐喻源域不同,而且前者比后者的语境适切的范围更广,这是由于它们的构式义不同造成的。从比较中我们发现在现代汉语中,用“否定+疑问代词的虚指用法”可以用来表示有限程度量。最后一章为结论和余论,对“A不到哪里去”的构式义和话语功能等做了总结,提出了本文写作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A不到哪里去;构式;产生机制;认知动因;有限程度量;

2015  

李飞 .  疑问代词“哪里”的否定用法研究 .  吉林大学   论文


【摘要】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比较复杂,是现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课题。否定用法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非疑问用法,也是交际中经常使用的否定表达方式。关于疑问代词的否定用法,前人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疑问代词“哪里”否定用法的研究较少,没有进行系统分析。所以,我们把“哪里”否定用法作为考察对象进行探讨。本文所考察的疑问代词“哪里”否定用法是指由疑问代词“哪里”构成的否定表达式和反诘语气以及语境等因素共同构成,表达说话人对人或事的否定态度,是议论性较强的否定表达。微观上,我们从语义分类和位置分类对“哪里”否定表达式的形式语义作具体考察。根据形式分析,将“哪里”否定表达式表否定语义的结构形式分为四类:哪里+V+NP、哪里+NP、“哪里”独用或叠用、固定结构。从位置来看,“哪里”否定表达式可分为应答衔接语和用于反问句中的否定表达式。从语用视角出发,以言语行为三分说理论为依据,我们考察了“哪里”否定用法的言语行为功能,包括针对性较强的否定陈述功能、带有间接性的行事功能、表现负面事理立场的表情功能,体现了“哪里”否定用法的独特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从宏观上考察了制约“哪里”否定表达的语境因素。参照何兆熊对语境因素的分类,主要从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进行整体性归纳总结。本文将“哪里”的否定用法与常规否定进行比较,既明确了二者的差异,也进一步明确了“哪里”否定用法的语用功能和价值。


【关键词】  “哪里”;否定用法;形式分析;语境;比较;


已由 obito 于 2020-10-26 14:50:48 修改 已由 Hybin_Hwang 于 2018-10-16 20:19:54 修改


返回  登录后可执行更多操作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