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变体 | |
构式类型 | 短语型 |
构式特征 | 语法错配 | 语义错配 | 主观大量 |
义项 | 0 |
释义模板 | 非常+具有+n+的+典型+特点 |
实例 | 多么维纳斯 |
形成机制 | |
备注 |
音节数 | 3- |
组块数 | 单 |
是否可扩展 | 否 |
同(近)义构式 | |
反义构式 | |
上位构式 | |
下位构式 |
否定形式 | |
疑问形式 |
变项间关系 | None |
变项-常项关系 | None |
组块间关系 | None |
是否作主语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作谓语 | 是 | 实例 | 开场曲很乡村!| 他是一名很优秀的教练,他很绅士 。 |
是否作宾语 | 是 | 实例 | 这个拎包感觉很少女。 |
直接作定语 | 否 | 实例 | None |
带‘的’后作定语 | 是 | 实例 | 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偶尔露出很阳光的笑容。 |
直接作状语 | 否 | 实例 | None |
带‘地’后作状语 | 是 | 实例 | 她很淑女地啜饮高脚杯中的白酒。| 我多么孩子气地热望在这朵花的心灵里占据一个显要的位置。 |
直接作补语 | 否 | 实例 | None |
在‘得’后作补语 | 是 | 实例 | 今天她打扮得非常淑女 ,一件乳黄色的长裙、粉红色的衬衫,配上一件茶色的薄外套,给人很和谐、温柔的感觉。 |
形成‘的’字结构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带宾语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带补语 | 否 | 实例 | None |
被定语修饰 | 否 | 实例 | None |
被状语修饰 | 是 | 实例 | 他以前的形象一直很阳光 、很偶像。 |
占据联合结构前项位置 | 是 | 实例 | 《闯关东》凭什么这么抓人?浅白地说,在普通观众的眼里,就觉得这样的电视剧“很中国”,“很百姓”。 |
占据联合结构后项位置 | 是 | 实例 | 你就是现在这种打扮,很中国,很东方。 |
占据连谓结构前项位置 | 否 | 实例 | None |
占据连谓结构后项位置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作介宾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独立成句 | 是 | 实例 | 真奇葩! |
字面义 | None |
言外之意 | 所言对象非常具有n的典型特点,而且程度比较高 |
预设 | None |
蕴含 | None |
感情色彩 | None |
语体色彩 | 口语 |
领域限制 | None |
上下文环境 | None |
传统语法认为副词通常用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一般不修饰名词。尽管如此,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后紧跟一个名词的说法诸如“很中国”、“太林黛玉”、“很夜”等却日趋流行,我们在听到这样的表达时不仅不会误解,反而会体会到异样的新鲜感。学者起初大多否定这一构式的存在,坚决表明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后来一些学者开始慢慢接受此构式,但却把构式中的名词看作临时的词类活用现象。近些年对于程度副词+名词构式的研究日趋增长,学者主要从语法、语义、语用以及认知语言学等方面对这一结构进行解释。但这些讨论很少涉及到副名结构的本质及这一结构的详细认知过程,本文从“程度副词+名词”构式的转喻本质出发,借助动态识解理论和构式压制理论,探...
近年来,汉语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新的语言现象在报刊杂志和网络中屡见不鲜。像“很女人”、“很中国”、“非常生活”这些说法也为我们经常使用。传统语法认为“程度副词+名词”组合是不合语法、有待商榷的,因为副词通常是用来修饰动词或者是形容词的,而不能用来修饰名词。然而在实际交际中,这一结构不仅不会造成误解,而且可以达到新奇的表达效果。“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多年来关于这一结构的探讨,从最早期侧重于“副词+名词”结构在语法上能否接受的问题,到后来将重心转向了对这一结构的描写与对这一结构出现原因的探究,它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许多学者从语...
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已被诸多学者提出,并做出了初步解释。随着社会的发展,"Adv+NP"构式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从新闻媒体到网络、从文章作品到人们的日常交际,都运用得很广泛。本文主要在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归纳总结前人对"Adv+NP"构式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主要是对"Adv+NP"构式句法和语义方面的考察,归纳出名词进入该构式的语义特征;第三部分是"Adv+NP"构式的理据分析,试从构式理论、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等多个角度去解释该构式成立的原因;第四部分主要从语法位的角度对"Adv+NP"构式进行...
传统语法认为,“程度副词+名词(以下简称/副+名)”是违背语法规则的一种语言现象。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副+名”结构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理解和广泛应用。本文是针对现代汉语中的“副+名”构式而进行的一项定性研究。作为一个备受争议却又被广泛应用的语言现象,研究者主要应用构式语法,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对其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它的内在结构关系以及它在人的语法体系中的地位。
本文是针对现在汉语中的“程度副词+名词”(以下简称“副+名”)构式而进行的一项定性研究。作为一个备受争议却又被广泛应用的语言现象,研究者应用不同的理论框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尽管如此,该构式仍有一些问题没有涉及到或者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本文利用构式语法理论对“副+名”构式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它的内在结构关系以及它在人的语法体系中的地位。具体说来,本研究要讨论该构式所包含的三种关系:它与“副+形”构式的关系、“副”与“名”的关系以及其内部各结构与整个构式的关系。作为本项研究理论框架的构式语法理论包括很多分支。我们坚持对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两个理论—Langacker的...
本文从认知的视角出发,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理想认知模型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来对现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名词”进行分析和考察,以探讨“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出现的组合类型、特点和出现原因以及制约条件,并尝试对前人研究中留有疑问的问题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引言部分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做法。
传统语法认为“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不符合语法规范。然而这一早已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现象非但没有消失,反而逐渐扩散到口语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与使用。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理论,着重探讨了现代汉语副名结构形成的内在动因。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设想等问题。
汉语"副词+名词"构式的产生不仅有着历史的传承,而且有着认知上的理据。我们不能简单地因为它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就将其定性为"误用"。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该构式,我们将构式中的"副词"限定为典型副词,将"名词"限定为典型名词。汉语"副词+名词"构式将会有独特的构式义,通过整合其中"名词"的字面义和联想义,得到一种新的突显意义。
程度副词+名词和"名词+起来"是近几年来媒体比较流行的两种构式,本文试将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来说明其流行并存在的合理性。
本文从认知和语用角度对现代汉语"副+名"构式的认知机制和成因进行研究,发现名词的非范畴化理论能有利阐释"副+名"构式的认知机制。"副+名"构式之所以广泛流行是因为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经济性的原则,当然"副+名"构式对其中的副词和名词有一定的要求,即":副+名"构式中的副词大多数为程度副词。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构式如"真女人"、"很非洲"、"非常阿凡达"的含义及其蕴含的感情色彩是构式赋予的,不是结构中词与词组成成分产生的意义。本文基于Martin的评价理论框架,从态度和级差两个子系统对该构式进行评价意义分析,发现这种经济评价性程度构式能恰当有效地表达作者或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和认知。
现代汉语语法中,程度副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因此"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被视为是不符合传统语法规则的,然而这一结构的使用却逐渐频繁,且成为语言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该文旨在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将"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看作一个构式,并对其语义及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已由 cxy 于 2021-01-24 21:55:02 修改 已由 cxy 于 2021-01-24 10:14:33 修改 已由 cxy 于 2021-01-24 10:14:33 修改 已由 cxy 于 2021-01-24 21:55:02 修改 已由 cxy 于 2020-11-03 09:48:00 修改 已由 cxy 于 2020-11-03 09:48:34 修改 已由 None 于 2020-09-26 17:48:00 修改 已由 None 于 2020-09-26 19:52:56 修改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