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构式变体

构式类型短语型
构式特征省略|负面评价
义项0
释义模板

行为+不+符合+np+的+身份

实例

还劳动模范呢
还业余作家呢
还大学生呢

形成机制

备注
音节数3-
组块数
是否可扩展
同(近)义构式

反义构式

上位构式

下位构式

还+X+呢

否定形式

疑问形式


常项/变项信息


项间信息

变项间关系None
变项-常项关系None
组块间关系None

句法信息    作谓语 作宾语 独立成句

是否作主语实例None
是否作谓语实例他还老师呢,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
是否作宾语实例None
直接作定语实例None
带‘的’后作定语实例None
直接作状语实例None
带‘地’后作状语实例None
直接作补语实例None
在‘得’后作补语None实例None
形成‘的’字结构None实例None
是否带宾语实例None
是否带补语实例None
被定语修饰None实例None
被状语修饰None实例None
占据联合结构前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联合结构后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连谓结构前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连谓结构后项位置实例None
是否作介宾实例None
是否独立成句实例受不了这些自认为有质疑精神的钻牛角的公知,还博士呢。

语义信息

字面义None
言外之意None
预设None
蕴含None

语用信息

感情色彩贬|褒
语体色彩口语
领域限制
上下文环境None

参考文献

2012年  

郑芩 .  试析“还NP呢”构式 .  文教资料,2012年第27期   论文


【摘要】

还NP呢构式,可按语义特点分为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和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两类。它是由作谓语的变量


【关键词】  “还NP呢”构式,反期望信息,反预期信息

2016年  

宗守云 .  “还X呢”构式:行域贬抑、知域否定、言域嗔怪 .  《语言教学与研究》   论文


【摘要】

表示说话人消极情绪的“还X呢”是由行域贬抑、知域否定、言域嗔怪构成的一个 完整的构式系统。这些“还X呢”有共同的上位意义,而且都是从反问句发展或延伸出来的,具有同一性。在研究中,应该排除不具有同一性的同形构式。


【关键词】  还X呢;行域贬抑;知域否定;言域嗔怪

1995年  

宗守云 .  "还N呢”与“比N还N”格式试析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论文

2009年  

郑娟曼 .  “还NP呢”构式分析 .  《语言教学与研究》   论文


【摘要】

本文在“反预期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期望信息”这一概念,并将两者予以比 较。说话人针对语境中提及的信息提出与受话人预料相反或相背的信息时,那么该说话人表达的是一个反预期信息。若有关某人或某事存在的现状或发展结果对于说话者来讲是非期望的,那么说话者表达的是反期望信息。“还NP呢”构式存在两种次标记构式:一是表达反预期信息的构式;二是表达反期望信息的构式。从本质上来讲,它们都是广义的“否定”义表达法 。


【关键词】  构式;还NP呢;反预期信息;反期望信息

2011年  

胡峰 .  “还NP呢” 句式考察 .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论文


【摘要】

“还NP呢”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习用的一种句式,我们将“还NP呢”分成S1~S6六组, 并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逐一进行考察。六组状中结构表达了不同的语义:NP 名不副实(S1名大于实,S6名小于实);连不如NP的都没有实现,就更不用说NP了 (S2);NP 已经不复存在 (S3);NP 和不如 NP 的相比,程度上更高 (S4);通过说话人对NP的戏谑否定,实现否定前述信息的目的(S5)。并由此传递或责备、或否定、或褒扬的语气。


【关键词】  “还NP呢”;句法;语义;语用

2002年  

丁力 .  “还 NP 呢”与“到底是 NP 啊”句式 在两种不同思维层面中的比较 .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论文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还NP呢”(S1)句式与“到底是NP啊”(S2)句式在两种不同思维层面中的同和异:在主观推测层面,S1与S2具有相同的固有推测义;在客观认知层面,S1 与S2具有不同的语境认知义。这种不同思维层面的同和异,集中体现了S1与S2这两种不同句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关键词】  “还NP呢”;“到底是 NP 啊”;主观推测;客观认知;比较

2010年  

周维维 .  从认知角度谈“还NP呢”格式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论文


【摘要】

“还NP呢”的语义特征及语法意义都具有特殊性。“还NP呢”是一种语义丰富并具有特定语用价值的语法形式,能够表达对一定语境中NP所指对象的强烈评价,语气上相应表现为褒扬或贬抑。NP具有异感性和主观性,“还NP呢”具有表义不平衡性,这一结构也反映出隐喻与认知的关系。


【关键词】  “还NP呢”;认知心理;隐喻;表义不平衡

2004年  

杨玉玲 .  说说 “还NP呢” 句式 .  《修辞学习》   论文


【摘要】

本文分析了“还NP呢”的语法意义,即“表示某事物应该怎样而不(没)怎样,名不副实,有失身份,用于讽刺和指责”。考察了能用于“还NP呢”格式中的名词的语义特点, 即只有指称在某方面是高标准、高水平的典型代表的名词才可进入该格式, 指称低标准、低水平的代表的名词不能进入该格式。并试着用心理期待值的高低来解释这种现象。文章还解释了为什么同样是指称高标准高水平的代表的名词进入该格式并非都合格。


【关键词】  “还NP呢”;语义特征;语用;心理期待值;典型范畴;对外汉语教学

2007年  

丁力 .  也说“ 还NP呢” 句 式 .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论文


【摘要】

对“还NP呢”句式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入。目前既已讨论的“还NP呢”句式只是“还NP呢”句式中的一种类型,“还NP呢”句式还包括其他类型。本文主要从语用价值和句法环境两个角度,考察既有的讨论中“还NP呢”句式(本文用S1表示)同另一种“还NP呢”句式(本文用S2表示)所存在的一些重要差异。


【关键词】  “还NP呢”句式;语用价值;句法环境

2005年  

钟明荣、谢双园 .  主观性和“还NP呢”句式 .  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   论文


【摘要】

本文论述了“还NP呢”句式成立的原因,认为主要和“还NP呢”句式表示主观性用法有关,其主观性用法的必备条件就是前后两个分句能形成反常命题。同时并指出表示主观性的“还”有进一步虚化的倾向。


已由 wangxihao 于 2020-10-31 16:19:39 修改 已由 cxy 于 2018-12-11 06:31:03 修改


返回  登录后可执行更多操作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