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变体 | |
构式类型 | 短语型 |
构式特征 | 省略 |
义项 | 1 |
释义模板 | a+出+m+q |
实例 | 长三丈 |
形成机制 | |
备注 | “长两米”有两种理解方式:在“他面前是一张长两米的案板”中,“长两米”指“案板的长度为两米”。在“这条大鱼比我的船还长两米”中,“长两米”指“鱼比船的长度更长,长度多出两米”。前一种可以称为表“绝对属性值”,后一种可以称为表“相对差距值”。有的例子只有后一种意义,比如:“他大两岁”,指的是“他跟某人相比,年龄更大,大了两岁”。只有表“相对差距值”的意思,没有表“年龄属性值”的意思。“a+m+q”表“相对差距值”的用法中,a可以是语义对立形容词对儿中表大量的词语,也可以是表小量的词语。比如“长-短”“宽-窄”“重-轻”“大-小”等中的“长”“宽”“重”“大”“短”“窄”“轻”“小”等,都可以进入该格式。 |
音节数 | 3- |
组块数 | 单 |
是否可扩展 | 是 |
同(近)义构式 | |
反义构式 | |
上位构式 | |
下位构式 |
否定形式 |
不+是+a+m+q |
疑问形式 |
a+m+q+吗 是+不+是+a+m+q |
变项间关系 | None |
变项-常项关系 | None |
组块间关系 | None |
是否作主语 | 是 | 实例 | 打击现行流窜犯罪,快一秒就是“瓮中捉鳖、关门打狗”,而慢一秒则可能是“大海捞针,四处寻觅”。|她妈说:“大两岁没有关系,大媳妇知道疼女婿。” |
是否作谓语 | 是 | 实例 | 他双胞胎弟弟矮五公分。###自拟例句### |
是否作宾语 | 否 | 实例 | None |
直接作定语 | 否 | 实例 | None |
带‘的’后作定语 | 是 | 实例 | 随着建造600米以上摩天大楼的技术问世,人们将有能力建造比现有最高大厦高数百米的建筑。|可没过多久比天津塔还高35米的上海“东方之珠”电视塔开始兴建,它的标高将为亚洲之首,世界第三。 |
直接作状语 | 否 | 实例 | None |
带‘地’后作状语 | 否 | 实例 | None |
直接作补语 | 否 | 实例 | None |
在‘得’后作补语 | 否 | 实例 | None |
形成‘的’字结构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带宾语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带补语 | 否 | 实例 | None |
被定语修饰 | 否 | 实例 | None |
被状语修饰 | 是 | 实例 | 专家认为,这个庞然大物比一般熊长一米,可以写入世界吉尼斯大全。|据黑龙江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提供的数据,至5月6日早8时,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已降至海拔110.62米,比去年出现的历史最低值还低0.34米。 |
占据联合结构前项位置 | 是 | 实例 | 车身仅比自行车长20厘米,宽1米左右,最高时速达每小时50公里。 |
占据联合结构后项位置 | 是 | 实例 | 周大勇比他高一头宽一膀,像一堵铁墙。 |
占据连谓结构前项位置 | 否 | 实例 | None |
占据连谓结构后项位置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作介宾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独立成句 | 否 | 实例 | None |
字面义 | 这个格式用于比较,a表示定性的比较结果,m+q表示定量的比较结果。如“(他比我)大三岁”,表达的意思是:他比我年龄大,具体来说,是大了三岁。 |
言外之意 | |
预设 | |
蕴含 | None |
感情色彩 | 中性 |
语体色彩 | 通用 |
领域限制 | |
上下文环境 | 经常用于比较的情况,用在有标记的“比”字句中 |
本文探讨汉语空间量构式的历时变化,注意到:1)上古、中古汉语只有(A)"形+数量"没有(B)"数量+形";B式初见于唐诗,大多还可以看作连谓结构,同时已发展为典型的空间量构式;宋元明清时期B式进一步发展,A式逐渐萎缩。2)典型的B式是名词性偏正结构,是通过重新分析从唐诗中糅合的连谓结构语法化而来。3)B式能够语法化并最终趋于取代A式,与相关构式(数量名结构、平比句)历史演变的类推有关。
已由 obito 于 2022-03-21 07:38:59 修改 已由 obito 于 2022-03-21 07:38:59 修改 已由 obito 于 2022-03-21 07:38:59 修改 已由 cxy 于 2020-12-27 17:12:34 修改 已由 zwd 于 2020-10-31 21:11:08 修改 已由 cxy 于 2020-10-29 16:24:50 修改 已由 None 于 2020-09-26 17:48:00 修改 已由 None 于 2020-09-26 19:52:56 修改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