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构式变体

构式类型短语型
构式特征语法错配
义项0
释义模板

vp+过

实例

有托梦
有看他
有跟着去

形成机制

来源于方言(部分粤语、闽语)的语法特点

备注建议删除,有+Vp还未在现代汉语普通中广泛使用
音节数2-
组块数
是否可扩展
同(近)义构式

反义构式

上位构式

下位构式

否定形式

疑问形式


常项/变项信息


项间信息

变项间关系None
变项-常项关系None
组块间关系None

句法信息

是否作主语None实例None
是否作谓语None实例None
是否作宾语None实例None
直接作定语None实例None
带‘的’后作定语None实例None
直接作状语None实例None
带‘地’后作状语None实例None
直接作补语None实例None
在‘得’后作补语None实例None
形成‘的’字结构None实例None
是否带宾语None实例None
是否带补语None实例None
被定语修饰None实例None
被状语修饰None实例None
占据联合结构前项位置None实例None
占据联合结构后项位置None实例None
占据连谓结构前项位置None实例None
占据连谓结构后项位置None实例None
是否作介宾None实例None
是否独立成句None实例None

语义信息

字面义None
言外之意None
预设None
蕴含None

语用信息

感情色彩None
语体色彩None
领域限制None
上下文环境None

参考文献

2010  

陈蕾 .  构式“有+VP”的认知理据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0期   论文


【摘要】

构式"有+VP"是普通话中兴起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从认知角度将其置于范畴理论框架之下结合转喻理论进行解读,认为通过转喻机制,此构式中的"VP"经历了次范畴化和再范畴化的过程,具有了"NP"的语法特征及功能,已经名物化了。


【关键词】  构式“有+VP”,认知,转喻,范畴化

2010  

苟曲波 .  “有+Vp”结构的三个平面考察 .  新余高专学报,2010年第3期   论文


【摘要】

有+Vp结构作为新兴语法现象已经在口语中大量使用,其整体结构主要充当谓语成分。"Vp"是陈述性宾语,"有"具有[+完成态][+肯定式]语义特征。该格式在语体色彩和信息焦点方面有独特的语用价值,其文化背景促使该构式得以广泛推广。


【关键词】  “有+Vp”结构,句法结构,语法意义,语用特点,文化背景

2013  

李文龙 .  “有—V”句式语法化现象 .  海外英语,2013年第16期   论文


【摘要】

该文旨在对"有—V"句式语法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了"有—V"句式产生的动因,并且利用语言学相关理论对该种句式进行分析,利用构式语法理论对该种句式进行解释,得出该句式是由于语法化作用的结果而成。


【关键词】  “有—V”句式,语法化,语言学,构式语法

2010  

陈蕾 .  认知视野下构式“有+VP”的解读 .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论文


【摘要】

构式"有+VP"是普通话中一种新兴的语言表达方式,目前对其所作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句法、语用领域,而从认知视野对它进行的研究分析为之甚少。从认知的维度出发,构式"有+VP"的生成与识解可以在象似性理论的框架下得到很好的阐释。


【关键词】  构式“有+VP”,认知,象似性原则

2012  

杨雪,陈月明 .  再论“有+VP”构式中的“有”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第4期   论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些电视媒体和网络视频的抽样调查,搜集了有关"有+VP"构式的例句。通过对例句进行分析,提出"有"兼属"动词"和"副词"两种词性的见解,并从"有"的词性以及"有"所表的时态和"有"与其他时间副词的异同进行探索。


【关键词】  有,动词,副词,时态


已由 lizhuo 于 2020-10-27 15:57:42 修改 已由 lizhuo 于 2020-10-27 15:57:42 修改


返回  登录后可执行更多操作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