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构式变体

构式类型复句型
构式特征省略
义项0
释义模板

表面+上+是+X,事实+上+是+vp

实例

名则尊崇,实则无异于拘禁
人人有责,实则 无人负责
名为“坐办”,实则没有什么大事可办

形成机制

备注
音节数4-
组块数
是否可扩展
同(近)义构式

反义构式

上位构式

下位构式

否定形式

疑问形式


常项/变项信息


项间信息

变项间关系None
变项-常项关系None
组块间关系None

句法信息    独立成句

是否作主语实例None
是否作谓语实例None
是否作宾语实例None
直接作定语实例None
带‘的’后作定语实例None
直接作状语实例None
带‘地’后作状语实例None
直接作补语实例None
在‘得’后作补语实例None
形成‘的’字结构实例None
是否带宾语实例None
是否带补语实例None
被定语修饰实例None
被状语修饰实例None
占据联合结构前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联合结构后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连谓结构前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连谓结构后项位置实例None
是否作介宾实例None
是否独立成句实例悬浮的议会,实则是悬浮的民心。

语义信息

字面义X实际上不是X,而是vp
言外之意X名不副实,其实是vp
预设表现出X
蕴含表现出X;某事物是vp

语用信息

感情色彩贬义
语体色彩偏书面
领域限制通用
上下文环境转折语境

参考文献

2013  

李帅 .  “实则”的词汇化 .  理论月刊,2013年第6期   论文


【摘要】

古代"实+则"是在句子线性序列上位置相邻的两个词,后演变为现代汉语副词,这一跨结构词的形成当不晚于唐,成熟于宋。"实则"的主观化与词汇化历程是同步完成的,当说话人采用"A,实则B"结构来表现说话人的主观性时,"实则"的词汇化也就得以完成。"实则"的词汇化有形式上与语义上的标志,判断"实则"是否成词,必须将语义与形式相结合,综合考虑,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实则"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有构式基础、"主观化"的推动作用、语义基础和语音基础。


【关键词】  实则,词汇化,主观化,跨结构词


已由 psysun 于 2021-01-09 19:31:29 修改 已由 pxq 于 2016-11-21 00:39:18 修改


返回  登录后可执行更多操作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