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变体 | |
构式类型 | 短语型 |
构式特征 | 省略 | 语法错配 |
义项 | 0 |
释义模板 | 真+是+一+个+ap+的+np |
实例 | 好个摩登的丫头 |
形成机制 | |
备注 | 限于口语,表达说话人的赞叹赞美之情。 |
变项间关系 | None |
变项-常项关系 | None |
组块间关系 | None |
是否作主语 | 是 | 实例 | 田墨轩脱口道:好个英武的 赵将军,真乃栋梁之材。 |
是否作谓语 | 是 | 实例 | 骑士河,好个古雅的 名字。 |
是否作宾语 | 否 | 实例 | None |
直接作定语 | 否 | 实例 | None |
带‘的’后作定语 | 否 | 实例 | None |
直接作状语 | 否 | 实例 | None |
带‘地’后作状语 | 否 | 实例 | None |
直接作补语 | 否 | 实例 | None |
在‘得’后作补语 | 否 | 实例 | None |
形成‘的’字结构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带宾语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带补语 | 否 | 实例 | None |
被定语修饰 | 否 | 实例 | None |
被状语修饰 | 否 | 实例 | None |
占据联合结构前项位置 | 否 | 实例 | None |
占据联合结构后项位置 | 否 | 实例 | None |
占据连谓结构前项位置 | 否 | 实例 | None |
占据连谓结构后项位置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作介宾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独立成句 | 是 | 实例 | 王婆走进来道:“好个精细的 娘子!不惟做得好针线,诸子百家皆通。 |
字面义 | None |
言外之意 | None |
预设 | None |
蕴含 | None |
感情色彩 | None |
语体色彩 | None |
领域限制 | None |
上下文环境 | None |
本文选取“好你个X”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试图用构式语法理论对其进行系统的考察。文章首先论证“好你个X”是一个构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式的构式义、内部构成成分、外部语用功能进行描述和阐释,分析其形成原因和认知基础,以期能对该构式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全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并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其不足与对本文的借鉴意义,之后对理论基础、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语料来源进行了说明。
构式"好你个+X"由表反语的形容词"好"与负面评价构式"你(这)个+X"组合而成,这是词汇与构式义顺应的结果,构式的基本功能就是表负面评价。不过词语对构式也有压制,依据"X"的不同,构式的评价强度体现出层级性与可商洽性,可以是谩骂、斥责、批评、嘲弄、抱怨、不满、委屈、无奈等。构式"好你个+X"在使用过程中"X"扩展到了动词性结构,"你"也抽象化。
本文研究了现代汉语中常见的由评议性“好”构成的名词性感叹构式。在借鉴了构式语法、认知语言学、语法化及传信范畴等方面的理论和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评议性“好”构成的名词性感叹构式的构式义进行提炼,对其产生机制进行推测,对几种相似构式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探讨造成差异的原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理论来源。主体部分为第二章至第五章。
本文从构式语法的视角对"好+(X)个NP"的构成及其语法化进行了研究。认为"好+(X)个NP"是一个"对NP所具有的性质进行甚度感叹评判"的构式,包含"好+个NP"、"好+一个NP"和"好+你个NP"三个子构式,三者的构式语义一致,都是语式(construct)"好+NP"结构扩展的结果。主观评判的表达是语式扩展的动因,构式"好+(X)个NP"的形成过程也是其主观化的过程,这种结构扩展遵循修饰语和中心语的距离象似原则。
汉语口语存在一个典型构式“好(你/一)个X”。在结构语义上该构式可以分化为三个小类:好(你)个+消极性词语NP;好(你)个+表人名词或短语NP;好(一)个+NP/VP。构式“好(你/一)个X”的构式义是“结构赋义”的结果,三个小类在语境适切性、定指与不定指、焦点结构及主观性等方面各有其独特的语用特点。基于真实文本语料分析了构式的外部结构关系,“好(你)个X”通常前置,而“好一个X”倾向于陈述维度,可前置也可后置。最后分析讨论了构式形成的几个可能动因,如类推、非常规语序、反向认知、叠加强化和去范畴化等。
已由 5minghua 于 2020-11-05 13:39:08 修改 已由 5minghua 于 2020-11-05 13:39:08 修改 已由 5minghua 于 2020-11-05 13:39:08 修改 已由 5minghua 于 2020-11-05 13:29:21 修改 已由 None 于 2020-09-26 17:47:59 修改 已由 None 于 2020-09-26 17:47:59 修改 已由 None 于 2020-09-26 17:48:00 修改 已由 None 于 2020-09-26 19:52:56 修改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