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构式变体

构式类型短语型
构式特征复现
义项2
释义模板

v+导致+的+结果+已经+无法+改变

实例

来都来了
死都死了
做都做了

形成机制

备注
音节数4
组块数
是否可扩展
同(近)义构式

a+都+a+了

反义构式

上位构式

下位构式

否定形式

疑问形式


常项/变项信息


项间信息

变项间关系变项序号1==变项序号3
变项-常项关系
组块间关系

句法信息    作谓语 带‘的’后作定语 联合结构前项 联合结构后项 连谓结构前项 连谓结构后项

是否作主语实例None
是否作谓语实例打都打了几年,又不是未习惯,况且,我看过她的伤痕,小意思罢了。
是否作宾语实例None
直接作定语实例None
带‘的’后作定语实例None
直接作状语实例None
带‘地’后作状语实例None
直接作补语实例None
在‘得’后作补语None实例None
形成‘的’字结构None实例None
是否带宾语实例None
是否带补语实例None
被定语修饰None实例None
被状语修饰None实例None
占据联合结构前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联合结构后项位置实例None
占据连谓结构前项位置实例骂都骂了,打都打了,你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 ###自拟例句###
占据连谓结构后项位置实例骂都骂了,打都打了,你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 ###自拟例句###
是否作介宾实例None
是否独立成句None实例None

语义信息

字面义已经v了
言外之意v导致的结果已经无法改变
预设存在一个施事,做了v这件事
蕴含

语用信息

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口语
领域限制
上下文环境None

参考文献

2010  

林一佳 .  现代汉语“V都V了”格式研究 .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


【摘要】

“V都V了”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使用较为频繁的一个格式,针对性的研究甚少,只在讨论“V副VP”格式时会偶尔论及。本文拟从多个角度切入,对该格式的构造、意义、功能进行细致分析,并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考察。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框定论文的研究对象,介绍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导入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本文拟采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关键词】  “V都V了”,构式,话题,焦点,语义形成机制

2014  

李思月、刘敏 .  “V都V了”构式分析 .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7期   论文


【摘要】

本文拟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常见结构"V都V了"进行整体的描写和分析,认为该表达式在本质上是一个构式,并且其基本构式意义是:强调"V"所指陈事件的完成和结束,即事情"已然成定局";同时该构式能表达大量的语用信息,例如"规劝"、"强调"、"反预期性"、"妥协"、"责备"等等,带有说话人强烈的主观印迹。


【关键词】  构式语法; 构式鉴定; 副词“都”; 构式意义

2018  

李晓烨 .  构式“V都V了”浅探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论文


【摘要】

"V都V了"是让步义构式,简洁地表达了人们对已发生事情的主观态度。该构式是表示让步意义的条件复句或因果复句经过省略形成的,其成分"V"主要为动作性强的单音节动词,"都"表示主观性的语气副词,"了"为"了1+了2",既表示动作完成,又具有信息提示的作用。该构式在话语运用中能够起到主观评价功能和篇章连接功能,可以与后续分句共同出现,构成复句,口语中多单独运用。该构式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和语义的明确性等原则。


【关键词】  “V都V了”; 构式; 话题; 焦点; 语义形成机制


已由 cxy 于 2021-01-23 20:39:14 修改 已由 cxy 于 2021-01-23 20:39:14 修改


返回  登录后可执行更多操作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