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变体 | 一+q+较+一+q+a |
构式类型 | 短语型 |
构式特征 | 复现 |
义项 | 0 |
释义模板 | 越来越+a |
实例 | 一天比一天高 |
形成机制 | |
备注 | 近义构式实例: 一+q+比+一+q+v+得+a: 那干完活就回家了,归心似箭,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一+q+比+一+q+n+a: 虽然稿子一遍比一遍内容丰富,但是他还不断修改、润色,在首长和同志们的鼓励下,高玉宝一鼓作气写出了八十多万字的第四稿。| 一+q+比+一+q+v: 生意一天比一天火,摊主们不仅卖服装,且兼营炒外汇、炒电器指标。| 正是从这时开始,穿着类商品一年比一年旺销。| 它导引你将时间、精力和金钱,投资在学习和成长之中,使你一天比一天进步。快乐和自我训练是一体的两面,是伟大人格的源泉。| 可是,最近因为超级市场的经营方式跟不上消费者的变化,所以顾客一天比一天减少,使餐厅也遭受池鱼之殃。| 不管原因是什么,反正中央不追究;不追究,地方官员的胆子就越来越大,机构和人员就一年比一年膨胀,农民负担就一年比一年沉重。| 一+q+比+一+q+更+vp: 李嘉诚在重庆的接连出手,而且一次比一次更让人惊叹,足以说明李嘉诚当年向西北地区大进军的说法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实战的。| 一+q+n+比+一+q+n+a: 吴溪淳说,目前情况和去年上半年有很大不同,那时钢材库存一个月比一个月少。| 一+q+n+比+一+q+n+v: 第一次能源危机发生后,染料界也跟着不景气,营业额一个月比一个月减少。 |
音节数 | |
组块数 | 单 |
是否可扩展 | 否 |
同(近)义构式 |
一+q+比+一+q+v+得+a 一+q+比+一+q+n+a 一+q+比+一+q+v 一+q+比+一+q+更+vp 一+q+n+比+一+q+n+a 一+q+n+比+一+q+n+v |
反义构式 | |
上位构式 | |
下位构式 |
否定形式 | |
疑问形式 |
变项间关系 | None |
变项-常项关系 | None |
组块间关系 | None |
是否作主语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作谓语 | 是 | 实例 | 因为有许许多多问题,不但无法解决,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 |
是否作宾语 | 否 | 实例 | None |
直接作定语 | 否 | 实例 | None |
带‘的’后作定语 | 是 | 实例 | 我们期待一天比一天精彩的奥运会比赛。###自拟例句### |
直接作状语 | 否 | 实例 | None |
带‘地’后作状语 | 是 | 实例 | 战争一天比一天严重地蔓延着。###自拟例句### |
直接作补语 | 否 | 实例 | None |
在‘得’后作补语 | 是 | 实例 | 现在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差。###自拟例句### |
形成‘的’字结构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带宾语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带补语 | 否 | 实例 | None |
被定语修饰 | 否 | 实例 | None |
被状语修饰 | 否 | 实例 | None |
占据联合结构前项位置 | 否 | 实例 | None |
占据联合结构后项位置 | 否 | 实例 | None |
占据连谓结构前项位置 | 否 | 实例 | None |
占据连谓结构后项位置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作介宾 | 否 | 实例 | None |
是否独立成句 | 是 | 实例 | 一个比一个厉害。###自拟例句### |
字面义 | 越来越a |
言外之意 | None |
预设 | 事物之间是可以比较的 |
蕴含 | 至少有两个事物 |
感情色彩 | 通用 |
语体色彩 | 通用 |
领域限制 | 通用 |
上下文环境 | 描述人、事物或事件属性 |
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系统内有两种同形的"一M比一M+VP"构式:具备量级序列的"一M比一M+VP"仍为实比,是递进性差比义构式;不具备量级序列的"一M比一M+VP"构式已经不再表示递进性差比义,而是现代汉语中的另一独立构式,有其独特构式义——遍指性非差比义。该构式语义分化的内在动因是认知主体对意象图式不同成分或关系的突显及构建情景时不同的扫描方式。语用上,该构式有极强的表达气势,体现了强烈的主观性。
已由 psysun 于 2021-01-09 19:41:18 修改 已由 zwd 于 2020-04-13 02:47:42 修改 已由 zwd 于 2020-04-13 02:47:42 修改 已由 psysun 于 2020-11-28 20:33:14 修改 已由 psysun 于 2021-01-03 22:36:35 修改 已由 psysun 于 2021-01-09 19:41:18 修改 已由 None 于 2020-10-12 21:29:09 修改 已由 None 于 2020-09-26 19:52:56 修改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