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式变体 | 怎样+vp1+怎样+vp2 | 
| 构式类型 | 短语型 | 
| 构式特征 | 省略|复现 | 
| 义项 | 0 | 
| 释义模板 | 按照+vp1+的+方式+vp2 | 
| 实例 | 怎么说怎么做 | 
| 形成机制 | |
| 备注 | 
| 音节数 | 6-8 | 
| 组块数 | 单 | 
| 是否可扩展 | 否 | 
| 同(近)义构式 | |
| 反义构式 | |
| 上位构式 | |
| 下位构式 | 
| 否定形式 | |
| 疑问形式 | 
| 变项间关系 | None | 
| 变项-常项关系 | None | 
| 组块间关系 | None | 
| 是否作主语 | 是 | 实例 | 别问了,怎么说怎么做不就行了。 ###自拟例句### | 
| 是否作谓语 | 是 | 实例 | 老师怎么教怎么做,没有自己思考,是进步不了的。###自拟例句### | 
| 是否作宾语 | 是 | 实例 | 想获得利润,就要怎么赚钱怎么做。 ###自拟例句### | 
| 直接作定语 | 否 | 实例 | None | 
| 带‘的’后作定语 | 是 | 实例 | 怎么赚钱怎么做的商人是不行的,得有自己的道德底线。 ###自拟例句### | 
| 直接作状语 | 否 | 实例 | None | 
| 带‘地’后作状语 | 是 | 实例 | 他今天怎么教怎么做地完成了作业。 | 
| 直接作补语 | 否 | 实例 | None | 
| 在‘得’后作补语 | 否 | 实例 | None | 
| 形成‘的’字结构 | 是 | 实例 | 怎么赚钱怎么做的是商人,不是艺术家。 ###自拟例句### | 
| 是否带宾语 | 否 | 实例 | None | 
| 是否带补语 | 否 | 实例 | None | 
| 被定语修饰 | 否 | 实例 | None | 
| 被状语修饰 | 否 | 实例 | None | 
| 占据联合结构前项位置 | 是 | 实例 | 他很听话,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教怎么做。 ###自拟例句### | 
| 占据联合结构后项位置 | 是 | 实例 | 他很听话,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教怎么做。 ###自拟例句### | 
| 占据连谓结构前项位置 | 否 | 实例 | None | 
| 占据连谓结构后项位置 | 否 | 实例 | None | 
| 是否作介宾 | 否 | 实例 | None | 
| 是否独立成句 | 否 | 实例 | None | 
| 字面义 | 按照vp1的方式vp2 | 
| 言外之意 | None | 
| 预设 | None | 
| 蕴含 | None | 
| 感情色彩 | None | 
| 语体色彩 | None | 
| 领域限制 | None | 
| 上下文环境 | None | 
现代汉语中,“怎么X怎么Y”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疑问代词表示非疑问用法的半能产紧缩构式,一般用在口语中用以回答询问或表明态度。本文运用构式语法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对该构式进行分析。根据“怎么,”虚指和任指的不同,对该构式进行分类并概括其构式义:A类“怎么(虚指)X怎么Y”表示“X是Y的唯一条件义”,内部还分有B类表“X是Y的唯一目的义”,C类“怎么(任指)X怎么Y”表“Y是X的唯一结果义”,且每一类都突出强调说话人的主观认定义。在分类的基础上考察每一类的组成成分X、Y的语义特征及X和Y的语义关系:A类表“条件——行为”,B类表“目的——行为”,C类表“行为——结果”。该构式中关联词语...
本文以北大语料库中收集到的大量语言事实为基础,以“小三角”理论、语法化理论、构式语法、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句式“怎么A怎么B”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前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研究概况、限定了文章的研究对象、说明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一部分描写了句式“怎么A怎么B”的结构类型及特点,依据前后段主语是否相同,A、B是否同指,句式有四种组合类型;整个句式又分为典型形式与非典型形式两种。第二部分对句式“怎么A怎么B”所表现出的句式意义作了分析,整个句式具有一种非疑问的指称义,句式疑问义的丧失受到句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揭示了前后两段之间潜存的条件、假设...
怎么X怎么Y可以算作一项构式,"怎么X"和"怎么Y"需要配对使用才能表达完整的语义。重点探讨与"怎么X怎么Y"句式相关的四个问题:前项"怎么X"和后项"怎么Y"的逻辑语义关系;X和Y在形式和语义上的关系;该格式表达的语法意义,语法功能;格式的语法化过程
已由 zhangjie 于 2020-10-28 00:15:55 修改 已由 sc 于 2016-10-31 04:56:59 修改 已由 sc 于 2016-10-31 04:56:59 修改 已由 zhangjie 于 2020-10-28 00:15:55 修改 已由 zhangjie 于 2020-10-28 00:06:16 修改 已由 None 于 2020-09-26 17:47:59 修改 已由 None 于 2020-10-12 23:59:50 修改 已由 None 于 2020-09-26 19:52:56 修改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