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出版时间 | 访问数 | |
---|---|---|---|---|---|---|
1 | 与助词“了”相关的几种多义句式 | 225 | 李小凡 | 论文 | 1996-11-01 08:00:00 | 1230 |
2 | 敦煌俗字研究导论 | 72 | 张涌泉 | 专著 | 1996-08-01 08:00:00 | 2141 |
3 | “加持”考源 | 120 | 朱庆之 | 论文 | 1996-08-01 08:00:00 | 1077 |
4 | 80年代以来大陆地区汉字学研究状况调查报告 | 188 | 沈培 | 论文 | 1996-08-01 08:00:00 | 1398 |
5 | “退了”和“离了” | 312 | 鲁国尧 | 论文 | 1996-08-01 08:00:00 | 1464 |
6 | 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 | 26 | 陈保亚 | 专著 | 1996-07-01 08:00:00 | 1964 |
7 | 论“反训字”和“反训词” | 191 | 杨荣祥 | 论文 | 1996-07-01 08:00:00 | 1180 |
8 | 《红楼梦》中的几种疑问句 | 224 | 李小凡 | 论文 | 1996-07-01 08:00:00 | 1198 |
9 | 《红楼梦》中的状态词 | 230 | 项梦冰 | 论文 | 1996-07-01 08:00:00 | 1310 |
10 | 中古音和现代音对应中的变例现象 | 194 | 杨荣祥 | 论文 | 1996-05-01 08:00:00 | 1330 |
11 | 《世说新语》斠诂 | 344 | 方一新 | 论文 | 1996-04-01 08:00:00 | 3667 |
12 | 远古汉语的词类系统 | 113 | 郭锡良 | 论文 | 1996-02-01 08:00:00 | 1621 |
13 | 新加坡华语语法的特点 | 44 | 陆俭明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1746 |
14 | 关于汉语词类的划分 | 63 | 陆俭明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1322 |
15 | 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 | 71 | 袁毓林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1350 |
16 | 认知科学背景上的语言研究 | 73 | 袁毓林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1398 |
17 | 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 | 75 | 袁毓林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1373 |
18 |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中名词短语部分成分移位现象初探 | 86 | 沈阳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1401 |
19 | 关于"大+时间词(的)" | 88 | 沈阳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1064 |
20 | 现代汉语合成词的动态类型 | 90 | 沈阳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1205 |
21 | 参数理论与汉语的相关句法参数 | 91 | 沈阳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972 |
22 | 语言影响思维的两种方式 | 148 | 陈保亚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871 |
23 | 谈谈我的佛教汉语研究 | 122 | 朱庆之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1124 |
24 | 王力古音学浅探 | 134 | 耿振生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952 |
25 | 《等音新集》的语音系统 | 135 | 耿振生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1253 |
26 | 汉语语音词的韵律类型 | 136 | 王洪君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1079 |
27 | 古代汉语的动补结构和以字短语的语法功能(美国 薛凤生著) | 137 | 耿振生译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1396 |
28 | 我国古代的语文规范化 | 139 | 耿振生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989 |
29 | 相对阶曲线与汉-越发生关系 | 149 | 陈保亚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978 |
30 | 语言影响思维的两种方式 | 150 | 陈保亚 | 论文 | 1996-01-01 08:00:00 | 1177 |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北京大学中文系图书馆
|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所
|
北京大学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专业
地址:北京大学校内老化学楼二层 |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
邮编:100871
电子邮箱:hyyjzx@pku.edu.cn |
固定电话:86-10-62761276
© CCL of Peking University